Alone Together

Alone Together

提出大膽的創意是一回事,但將之付諸實踐又是另一回事了。德國與加拿大大提琴家 Johannes Moser 除了堅持不懈的努力外,更倚重搭載杜比全景聲、無比清晰的空間音訊,以《Alone Together》專輯實現了他的創意發想。他的最新專輯利用具有無限可能的多軌錄音,為古典作品開創了新的格局,除了收錄六首特別受託創作的新曲外,還有為八把大提琴編曲的作品,從 Arvo Pärt 的〈Fratres〉到 Samuel Barber 的〈Adagio for Strings〉,幾乎所有你能想像到的大提琴音色與技巧都網羅其中。 《Alone Together》誕生於疫情初期的頭幾個月,「宗旨是:『只靠一人演奏的專輯能做到多豐富?』」Moser 告訴 Apple Music。專輯由三個主題交織而成,第一個主題是希望以多軌編曲呈現出大提琴合奏的音調之美;其二是把 Moser 喜愛的大提琴樂曲 (如 John Popper 的〈Requiem〉和 Pablo Casals 改編的加泰隆尼亞傳統搖籃曲〈Song of the Birds〉) 與新創作品結合在一起。「我們尋思的第三點則是杜比全景聲和音樂能達到的空間效果。」他補充道。Moser 發現古典音樂家往往很早便開始採用創新技術,如貝多芬的第 29 號鋼琴奏鳴曲《漢馬克拉維》,便是其對鋼琴製造技術進步的回應。而《Alone Together》中的委託創作曲,便包含了要配合空間音訊,以及能夠錄製成立體音效,「既然我們有了 (空間音訊),讓大家閒暇時便可以在家聆賞空間音訊能達到什麼效果,那作曲家理當創作能呈現這種體驗的音樂作品。」 Johannes Moser 在大提琴界可說是格外獨特,他除了與世界頂尖的交響樂團合作,也熱心於推廣當代音樂,消除經常阻礙新手邁入古典樂聖殿的壁壘。他不認同過往德國前衛樂派的觀點——即當代音樂沒有任何價值——除非它「既疏離又激進」。然而,專輯中的委託創作也並非輕鬆入耳的作品,尤其是普立茲獎得主 Ellen Reid 的〈Somewhere There Is Something Else〉和 Ted Hearne 的〈Lobby Music〉。後者以 Hyperpop 為底,並且取樣美國諾沙槍擊事件 (17 歲的 Kyle Rittenhouse 在抗議中開槍擊斃兩名手無寸鐵的抗爭者) 中令人不安的錄音,而 Reid 的作品則充分發揮了空間音訊的環繞音效複雜度。曾獲葛萊美獎提名的 Timo Andres,在〈Ogee〉中則以八把大提琴的 loop 樂句詮釋「循環反覆」的概念,由 Moser 在自家錄製而成。 Moser 以頂級規格錄製每一道音軌,使用了 1694 年製作的瓜奈里大提琴 (這把大提琴亦曾為專輯結尾曲〈Hymnus〉的作曲家 Julius Klengel 所擁有) 和 21 世紀的電子大提琴。雖然委託作品的技巧都頗具挑戰性,但 Moser 對 Arvo Pärt 的〈Fratres〉所作的改編卻是最困難的,這首九分鐘長的曲子花了 12 小時錄音才臻至理想。「當眾人疲憊不堪時,這首歌的精魂卻好像依然扶持著我們,那感覺很神奇。在錄音過程中有時你會很累、開始抱怨,或者說了不該說的髒話。但在錄〈Fratres〉時,則會讓人覺得:『喔,這樣不行。好吧,我就再錄一次吧!再錄一次,重覆這個過程直到成功為止。』」專輯得以實現發行的一大功臣則是曾與 Billie Eilish 和 Jorja Smith 等人合作的廠牌 Platoon。「能找到一個廠牌和錄音室願意主持這個過程,並且提供工程師、技術和空間,真的很不可思議。」Moser 說:「Platoon 的團隊非常投入、對各種意見又持著開放的態度,他們確實想用不同的方式來做事,我認為這就是未來的趨勢。」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