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 Dun: Buddha Passion

Tan Dun: Buddha Passion

大彻大悟是怎样的体验?佛陀怀着对万物的慈悲,在菩提树下静坐多日,最终找到了答案。佛陀的睿智教诲引导众人进入了涅槃——灭除诸苦、断绝烦恼的最高境界。 谭盾的恢弘巨作《慈悲颂》于 2018 年首演,讲述了年轻的王子抛却荣华富贵、悟道成佛的精神之旅。作品引用了《心经》等流传千年的佛教经文,四位独唱家、中国传统民乐演奏家、交响合唱团和大型交响乐团共同以中文和梵语演绎了它。这张由谭盾亲自指挥《慈悲颂》的世界首演录音,为听众演绎了佛陀的一生,揭示其慈悲为怀的佛家思想。 “我想,慈悲是人类与动物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以及形形色色的人之间一种美妙的联系。”谭盾告诉 Apple Music 古典乐。他补充说,他对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研究影响了《慈悲颂》的结构和叙事。 “我发现巴赫的音乐常怀慈悲。《慈悲颂》共包括六幕,每一幕都通过合唱进行总结,点出慈悲的主题。这是我从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里学到的。我希望《慈悲颂》能够将听众带入这个爱、慈悲和友谊构成的精神之环中。” 《慈悲颂》开启了东西方之间的音乐对话。专辑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现场录制,参与演出的包括里昂国立管弦乐团、国际合唱学院合唱团、四位中国歌剧演员以及敦煌本地的歌手和演奏家。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音乐家的合作也反映了佛教的共生思想。谭盾在参观中国敦煌莫高窟时产生了创作《慈悲颂》的灵感。这座巨大的佛像石窟位于丝绸之路的要地,开凿于公元 4 世纪到 14 世纪,石窟保存了许多绘有舞乐场景的壁画。 “这些壁画展示了 4000 多件乐器、3000 多名乐伎和 500 多支古乐队。我仿佛从画中听到了音乐,让我深受感动。有人问我佛家思想起源何处,我认为它来自宇宙中一个非常奥妙的精神领域。我发现音乐是传达这种精神的绝佳媒介。”谭盾了解到,石窟中收藏的佛经等纸质文书曾在藏经洞内埋藏 8 个世纪,直到 1900 年才重见天日。其中许多文献都流入西方探险者之手,如今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谭盾拜访了大英图书馆的手稿阅览室,在丝绸之路学者 Susan Whitfield 的帮助下开始研读莫高窟文献。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面前摆着一份莫高窟手稿。我在大英图书馆读着文献,并开始抄录这些古老的旋律。感谢英国的保护人士,把这些纸质手稿保存得如此完好,让我能在《慈悲颂》中使用它们。如果他们留在中国,可能已经在 1960 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掉了。”

选择国家或地区

非洲、中东和印度

亚太地区

欧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美国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