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thoven: Unknown Solo Piano Works

Beethoven: Unknown Solo Piano Works

在探索貝多芬的音樂時,我們往往容易流連於那些交響曲、奏鳴曲與弦樂四重奏。這很好理解,它們都是流芳百世的傑作。但貝多芬其他比較鮮為人知的作品?那些出於某些緣故,被曾經備受喜愛、如今遭人遺忘在古典音樂角落的佳作——這張專輯,Matthias Kirschnereit 將引領我們重新認識它們。「這裡面收錄的音樂,多數的歌我之前也不認識!」這位德國鋼琴家告訴 Apple Music:「這些歌很有意思,光是尋找它們的過程就非常令人興奮。」不過《Beethoven: Unknown Solo Piano Works》也並非只是隨意蒐羅那些罕見之作。「我希望放入貝多芬在 12 歲時寫的曲子,還有 1825 年他生涯最後幾首為鋼琴寫的作品。」Kirschnereit 確保了貝多芬寫過所有形式的鋼琴曲都在裡面,包括奏鳴曲、小奏鳴曲、鋼琴小品、變奏曲與輪旋曲。接下來,就讓他帶我們踏上這趟奇幻之旅,逐一介紹每首歌曲。 〈Polonaise in C Major, Op. 89〉 「這首曲子飽含純然的喜悅,靈光四溢、充滿驚喜。貝多芬把它獻給了俄國沙皇亞歷山大的妻子。它的迷人之處在於他對波蘭舞曲節奏的獨到演奏方式,還加入了許多即興元素和精神。」 〈Allegretto in C Minor, WoO 53〉 「接著我們來到了一首非常深沉陰暗的作品。舒曼的《鋼琴四重奏》也許就是從這首作品的激情和中間降 E 大調的段落獲得了靈感。樂曲結尾非常纖細、詩意,很像是舒伯特的歌,也彷彿是當時貝多芬正展望著未來 19 世紀的音樂。」 〈Bagatelle, WoO 54 (Lustig und traurig)〉 「『Lustig und trauring』——喜與悲,概括了人類的兩大主要情緒,你不是開心就是難過。但在兩者之間,當然還有成千上萬種情緒!第一次聽的時候,你會覺得這是一首非常簡單、純真的作品,但它還包含了不同形式的喜悅,譬如說有時候帶來的情緒比較內斂、小心翼翼,有時候又能讓你感到十分自信。」 〈Rondo in C Major, WoO 48〉 「這首〈Rondo in C Major〉是貝多芬在 13 歲的時候寫的,有一點莫札特和海頓的影子,但是你已經可以聽出貝多芬的自信了。我時不時在裡面加上了裝飾音和音階,以此強調當時的音樂很多都是即興完成的。」 〈Bagatelle in C Minor, WoO 52〉 「這首歌非常具有戲劇張力,在我看來是《第五號交響曲》的前身。這不僅是因為它們都採用了 C 小調,還因為他們都有同樣的敲門節奏『登登登等』!整首作品就從這一小句主題展開,中段的音階起伏讓它聽起來很有現代感。」 〈Prelude in F Minor, WoO 55〉 「能發現到這首歌,真的是很美好又感動的時刻。對我來說,這是巴哈和貝多芬兩人之間一段很親密的對話,當時貝多芬在 1803 年寫成的時候,已經知道自己即將要聾了,是一首非常的感人、也很哀傷的曲子,會直抵你的靈魂。」 《Sonata in F Minor, WoO 47》 「除了 32 首鋼琴奏鳴曲以外,貝多芬在 12 歲左右還寫了三首青澀但很精采的鋼琴奏鳴曲。這是其中最棒、最成熟的一首,以 F 小調寫成。這個調對他來說相當重要,像是他的《熱情奏鳴曲》和《第一號奏鳴曲》也都是 F 小調。曲子的第一樂章就充滿熱情,許多和聲的轉折也帶來出乎意料的驚喜;第二樂章雖然是為鋼琴所寫,但是他的心裡卻想著管弦樂團的聲音——你幾乎可以從中感受到木管和法國號的音色;終曲樂章則很有戲劇張力、躁動不安。」 《7 Ländler in D Major, WoO 11》 「貝多芬希望他的音樂能夠被所有人欣賞,不單只限於受過音樂教育的人。有時候他的音樂非常平易近人,並不是說它們膚淺,而是單純地很令人享受。這些小品舞曲非常歡快、鼓舞人心,會讓你聽了真的想開始跳舞!」 〈Piano Piece for Piringer in B Minor, WoO 61〉 「這是非常私人、憂鬱、內省式的作品。它寫於 1821 年,當時貝多芬已邁入晚年,把精力集中在複音音樂上。這首曲子獻給名叫 Ferdinand Piringer 的人,有可能是臨時起意贈送的禮物。」 〈Piano Piece in B-Flat Major, WoO 60〉 「這是一個非常精彩的短篇作品。短短的時間內就放入了好多內容,並被寫成寥寥數行樂句。他是高度濃縮的精華,像是魏本的音樂,在幾個音符裡就可以讓你聽到千絲萬縷的情緒、感受和思緒。」  《Ecossaises in E-Flat Major, WoO 83》 「埃科賽斯舞曲源自蘇格蘭,而這六首舞曲就像是歡愉的六種變奏曲。有一些非常可愛,有一些比較樸實、不加修飾。我在演奏的時候非常隨性,試著讓每首舞曲賦予不同的風格。這些音樂充滿魅力,有時甚可以說是有點妖媚迷人。」 〈Minuet in E-Flat Major, WoO 8〉 「我太愛這首小步舞曲了。它讓我想起《Sonata Op. 31 No. 3 ‘La Chasse’》開頭的幾個片段:它們的調性相同、和聲的結構也一樣。中段也寫得像是可以給弦樂四重奏演奏。」 《Sonatina in F Major, Kinsky Halm Anh. 5 No. 2》 「這是唯一一首無法百分之百確定是貝多芬所寫的作品。它一向都是以貝多芬的名義發行——不過那個時代,還有誰能寫出這樣獨特有風格的作品?它有種真正的靈氣、充滿活力的精神。而輪旋曲也是充滿幽默樂趣,有些片段聽起來實在很瘋狂!」  《6 Variations in F Major, Op. 34》 「我還是學生時,在漢堡聽到布蘭德爾彈奏這些變奏曲就深深的愛上這些變奏曲。當時的我很吃驚,沒想到貝多芬聽起來居然可以這麼現代。每首變奏曲的調性、節拍都不同,彷彿像是一首首還未填詞的抒情歌。」 〈Waltz in E-Flat Major, WoO 84〉 「這首寫於 1824 年,我想是貝多芬非常晚期的作品。特別是在中段樂章,你會聽到貝多芬晚年的特色,他很喜歡在鋼琴上使用大跨度的音域,右手彈到非常高的聲部,而左手也到了非常低的地方。對,我就是好愛它的簡潔和深度。」 〈Andante in C Major, WoO 211〉 「這首小小的樂曲堪稱奇蹟,但是你必須要在樂句的字裡行間多加揣摩,才能發現其中的深度。它是首非常纖細的作品,相當的私密。」 〈Piano Piece in G Minor, WoO 61a〉 「這是貝多芬的最後一首鋼琴獨奏作品:他在 1825 年寫下了這兩句,並把它交給了英國音樂史學家 Charles Burney 的女兒 Sarah Payne 保存。即使是在這首很短的作品裡,你也能聽出貝多芬對複音音樂的熱愛。」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