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胡笳十八拍》是否为蔡琰(蔡文姬)所作尚存争议,但这首骚体叙事乐府诗,确乎描写了蔡文姬被虏入匈奴十二年后抛弃儿女归乡的悲楚心境。“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蔡琰以胡笳哀调作汉琴曲,早已打破“姬汉旧邦,无取杂种”之糟粕,完成汉胡文化融汇。无独有偶,早在《山河水》时期便用山水意境和电子元素完成东西文化融汇的窦唯,如今带领“朝简”组合,探索传统诗词与当代音乐的新旧文化融汇,吉他、合成器、古琴、孩童哭笑声采样,让《胡笳十八拍》重获新“声”。从第一拍到第十一拍,戏曲艺术家、梅派大青衣史依弘以女性口吻,发出飘蓬江海谩嗟吁之绝唱、骨肉悲之心死、叹息天无眼与神无灵之唯物光辉。后七拍,窦唯久违地开口吟唱,以稍显“年轻”的声线勾起老乐迷的听觉记忆。史依弘的京戏念白和哀怨婉转唱腔,与窦唯的北京腔调,以所谓“燕赵歌兮伤美人”之势,在人事代谢、古往今来之间,达到哀而不伤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