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顶的月娘啊!

天顶的月娘啊!

不同于江蕙的“悲情歌声”和一代代闽台浪子在《爱拼才会赢》里积淀的壮志豪情,清丽脱俗、典雅高洁,才是许景淳的闽南歌区别于其他台湾地方音乐最显著的特征。1996 年发行的专辑《天顶的月娘啊!》,集中体现了这位曾获金曲奖“最佳方言歌曲女演唱人奖”(2007 年更名前的“最佳台语女歌手奖”)的闽南语歌手的天籁。毕业于华冈艺术学校西乐科的许景淳既拥有学院派的专业音乐素养,也深受老师李泰祥的培养和熏陶,吃透了台湾民歌音乐哀婉中绽放美丽、泪眼下柔骨铮铮的人性之美,将这张杂糅了古典气质和流行元素的专辑唱得格外饱满动人。 专辑同名曲《天顶的月娘啊!》原本是江蕙心仪的作品,但由于与其唱片公司当时希望打造的风格不符,因而未能入选江蕙的专辑。经过制作人陈进兴重新编曲,许景淳录唱的版本令词曲作者潘芳烈大为赞赏,恢弘优美的大提琴过门,仿佛掀开帘幕,让人看到歌中人月下踌躇叹惋的身姿。潘芳烈有感于女性虽心有所属却不敢对心上人表白的苦涩心情,在歌词中寄情于月亮,疼爱这些伤感却不自怜的痴情女子,简约的编曲好似天地间别无他物,唯有许景淳发自心田的歌声在和月娘诉说衷肠。直上云霄的空灵美声之中,更蕴含着一股超越儿女情长的生命厚度,在后来的“921 大地震”和“莫拉克风灾”的赈灾过程当中,也有节目选用《天顶的月娘啊!》为灾民传去抚慰和希望,足见这首歌曲有着怎样广博厚重的情感力量。 不仔细看的话,或许很难发现专辑封面的侧标上写有“最美丽的台湾歌”这一行小字,如此标榜是否言过其实,听众自有其评判。不过纵观整张专辑,许景淳对闽南语音乐和台湾民歌“美”的刻画称得上是详尽且动情的。情歌的多愁善感,她给了《爱不对人》和《点起一支烟》,失恋的苦比入喉的烟更灼更痛,后者是她本人的词曲创作,将其海浪般充满救赎感的高音发挥得淋漓尽致。自传式的《阿爸的吉他》,半是叙事半是抒情地道出成长中父亲缺位的遗憾,琴声密密缝,弥合支离破碎的记忆之纱。 专辑后半段更有《再会的情歌》和《轮回》这样为传统台湾歌注入革新意象的超前之作,飞梭般的弦乐,恣意盎然的民谣吉他,金光闪烁的萨克斯,共同织就一幅斑斓梦幻的岛上奇观。爱情的美固然令人心醉,而乡土的美丽和哀愁更是深植歌手的灵魂深处,即便没有直抒胸臆的词句,方言每一个酥软的韵脚和颤音里也都有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滋味。

出现在以下内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