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暐是台灣龐克搖滾史上不可忽略的名字,也是台北獨立音樂從地下生長繼而百花齊放的重要人物,他從 2000 年代起開始參與一隅之秋、生氣的年輕人等龐克先驅樂團,後來也組建勝利一族等樂團。他主要以傷心欲絕的吉他手身分廣為人知,〈喔 我沒有靈魂〉、〈也許我見不到你了〉等歌曲都出自他的創作。2020 年離開傷心欲絕、另組新團孝順一族後,樂迷們還在期待他一貫躁動精悍的龐克搖滾作品,沒想到等來的卻是 2023 年 6 月他離世的消息,令人既震驚又痛惜,而病逝前錄製完成的《劉暐個人專輯》也因此多了幾分紀念意義。 在這張遺作中,劉暐重新編排並親自演唱了過去由樂團演繹的作品,大部分歌曲都以不插電形式呈現,相較於樂團樂手的身分,更表現了創作人劉暐的風格、情緒和意境。他清晰且有力地揮灑出了詞曲中揮之不去的憤怒與失意,無論是「20 歲之後我沒有開心過/現在我到哪裡都跪著走」的呼喊聲 (〈喔 我沒有靈魂〉),還是「我是個失敗的作品,寫出更失敗的作品/小時候我是個超人,長大之後變成小丑」的自嘲 (〈成長之歌〉),他都不刻意追求歌詞的邏輯或韻腳,加上一首歌一分多鐘的長度,在簡約的結構與編排之下,以直白且樸實的敘事,刻劃了一個在功利社會中不得志、自溺又試圖幽默面對的複雜人物,喚起了許多有相似經驗的人的共鳴。 去蕪存菁的不插電彈唱也更能凸顯音樂中的情感線條,〈也許我見不到你了〉裡木吉他和合成器襯托撕心裂肺的演唱,〈情歌小品〉剔除躁進的電吉他之後荒謬又誠懇的衝突感,反映著劉暐一直以來透過音樂帶給聽眾的體驗,一如他的親友透過社群媒體發布的訃聞所寫:「劉暐為人真誠、善良,終其一生從未離棄創作。他的音樂純粹非凡,顯現許多生命裡的細密覺察,有戲謔、有挖苦,但總有出口。」 《劉暐個人專輯》的選曲橫跨了他在勝利一族、傷心欲絕至孝順一族時代所寫的歌,聽完一遍所需的時間不長,但已足夠回顧這位樂手和創作者走過的旅程。「才華」、「貢獻」等太過世俗的語言不足以概括劉暐的一生,更合適的致敬語,或許正是他在〈孝順龐克〉尾聲寫下的的「自卑/超越/失敗/善了」四個詞。就算以後再也見不到他,你也總是能在這張專輯中一次又一次地從他的人生喜怒中汲取力量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