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裔德國籍的作曲家尹伊桑於 1917 年出生於日治時期的朝鮮半島。他的音樂充滿了兼容並蓄的力量,將在日本、巴黎和德國的所學融會貫通。透過東方傳統音樂元素與西方作曲技巧,甚至是道家思想和中國古典文學的融合,他創造了獨特的創作思路,成為 20 世紀傑出的亞裔作曲家之一。「Haupttöne」(主要音) 的運用是尹伊桑極具代表性的作曲技法,由 Stefan Asbury 指揮,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演奏的管弦樂團作品《禮樂》(Réak) 尤為經典。從尹伊桑早期的交響樂作品《Bara》,到後來專為大提琴和鋼琴而作的《Espace I》等樂曲,都能感受出他在配器、聲響與畫面感之間不斷發展與建構的昇華。 由於自身經歷和政治願望,尹伊桑的許多創作都包含了呼籲朝鮮半島和平的情感。例如,在這張歌單中的聲樂協奏曲《我的祖國,我的人民》(Naui Dang, Naui Minjokiyo!) 和《後記》(Epilog)。在尹伊桑 50 歲時,因東柏林事件而被韓國中央情報部懷疑為北韓間諜。他不僅遭到拷問,最終還被判終身監禁,引起全球譁然。在眾多全球藝術家署名請願的壓力下,尹伊桑獲釋,但此後便歸化為德國籍,再未踏足祖國。在這份代表作歌單中,感受尹伊桑筆下超越東西方文化藩籬之美,以及他對世界和平的誠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