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班很有挑戰性,可以一直學到新的東西,我感覺自己的頭腦也活絡了起來。下班後一個人打點生活的時光,也讓自己的思緒沉澱成長許多。」June Pan 告訴 Apple Music。和許多新人在首張專輯暢談成長一樣,這位 Apple Music 潛力之星以時下的「社畜」視角切入,完成了「電子 R&B 女聲」風格的首張專輯《25 歲的我明天還是要上班》,關於生活、關於成長的「起承轉合」,都在其中用她自己的方式娓娓道來。 翻唱影片起家隨後踏上創作之路,2019 年透過 Hello Nico 李詠恩的 side project 推出 EP《Milkomeda》,June Pan 打開了在獨立圈的知名度。但財金相關科系畢業、目前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的她,其實有過一段在工作與音樂之間——或許是現實與理想——掙扎的經歷。「這可能要從做 EP《Milkomeda》那陣子說起。」June 說:「當時是剛辭退工作、投入全部心力在做音樂,對『創作』這件事有很大的新鮮感,所以寫了不少天馬行空的畫面。後來這樣的日子久了之後,發現我的生活好像少了點刺激,感覺自己跟社會有點脫節,以歲數來說好像還沒經歷多少社會歷練,想讓自己再獨立一點、再成長一些,所以決定要回去上班,也試著搬離家一個人生活。」而對於市場的瞬息萬變常常神經緊繃的她來說,「工作之餘能投入音樂創作,其實也是某種宣洩壓力的方式。」在上班和做音樂之間來回「切換」,也成為了 June Pan 的創作養分,她的歌詞主題因此有大量對於朝九晚五的生活捕捉。「遊走理智邊緣/小心失控爛玩笑/切換大腦開關/保持微笑有禮貌」,〈電梯下樓〉一開篇就藉由電梯象徵著工作現實和生活理想之間的鴻溝;而〈櫥窗模特〉、〈黑夜說〉則接續刻畫著下班後在都會霓虹中共存的熱鬧與寂寞。 貫串專輯的冷調電氣旋律,其實 June Pan 早在單曲〈我陪你〉便開始嘗試。說到自己的「電氣啟蒙」,June 說:「直到認識 HONNE 之後才真正受到感召,覺得這就是我想做的音樂!很喜歡 HONNE 作品中慵懶的迷幻,在浪漫之中添加強烈的節奏,令人印象深刻又舒服的旋律,很嚮往能做出這樣子的作品。」從 EP 到這張專輯的製作人李詠恩,也是「電氣瀰漫」的背後功成:「認識詠恩之後,對於音色的掌控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我覺得合成器的發揮空間很大,它讓音樂製作有更多的畫面想像與可能性。」這次以 Co-writing 的形式合作,June 坦言創作量上很有挑戰性:「這次要做整張專輯十首歌,前後還要構思歌曲之間的微妙關聯。但詠恩說把這一切當成在考指考,拿出一科接著一科備考的氣勢,把專輯裡一首接著一首的歌創作、編曲、錄音、完成就好。(但詠恩老師,我是考學測的……)」此次製作陣容不乏之前合作過的葉穎 Leaf Yeh、詹森淮等,以及電子音樂人 Dizparity 透過絢爛弦樂編曲,傳達華燈下映照的孤寂心緒。而與以吉他著稱的金音獎得主知更合作的〈星期七〉,則是電子調性之外的獨特存在。「他的聲音很有溫度,唱起歌來有種行雲流水的感覺,很像輕柔的一陣煙飄過來,也覺得他的聲音很適合做疊加的效果。後來做出〈星期七〉這首歌的曲之後,當時腦海裡第一個人選就是知更,也很高興他答應一起參與製作。」 專輯前十首歌畫出了一條關於愛情從邂逅、相戀到分手的故事線,勾勒出城市女孩內在的心路歷程。「以往的我其實比較害羞、不太敢表達自我,這次也花了更多時間練習描寫內心想法,深刻的、真實的感受。」June Pan 說道:「從描繪嚮往的東西,到追尋過程中的挑戰、考驗,以及經歷起伏之後學會享受一切。」〈燙燙貝〉中的「我可以/自主建立 生活儀式 而不需要你」點出了 June 想表達的「成長」命題。「每天上班、下班,在平凡又瑣碎的日子裡,找到生活的趣味,找到繼續前進的微光。對生活抱有期待,把日子活成自己期待的樣子。」June Pan 抱定的生活態度仍在繼續,〈Keep___ing〉透過「可填空」的現在進行式——可能是燃燒(burning)、可能是追逐(chasing)——闡述這份成長的可能,而她也持續在工作、生活和愛情中探索,直至找到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