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更多」,並下滑觀看 JJ 專訪。 2003 年,鋼琴敲響〈凍結〉那飽蘸回憶的前奏;十年後,〈修煉愛情〉的琴聲與弦樂交織成一片磅礴——而如今出道 20 週年的林俊傑,在名為《重拾_快樂》的新作裡再次詮釋長伴他音樂生涯的慢板抒情風格。包含 20 週年紀念作品〈7千3百多天〉在內,《重拾_快樂》多處可見對過往人與事的致敬,比如〈謝幕〉就是獻給林俊傑已故的恩師林秋離的歌,以致敬和緬懷的筆法,藏入林秋離在〈江南〉、〈不為誰而作的歌〉寫下的經典詞句:「靜靜聽著你說/離愁到底能有多痛/直到心碎了才懂」。 回望初心的同時,林俊傑對聲響的探索仍在持續,〈逆光白〉明亮的合成器音色、貼近 Synth-Pop 的風格,頗有邀請歌迷一起大聲高唱的勢頭。與方文山合作寫詞的〈夢不凌亂〉意料之外地不走中國風路線,而是在 Trap 重拍上點綴以電吉他和 Autotune 音效,即使是 JJ 的死忠歌迷都能為之驚喜。此前與葛萊美獎常勝軍 Anderson .Paak 合作的〈In The Joy〉,也以國語獨唱版〈你都在〉收錄進專輯,終曲〈Castle in the Air〉則與開篇曲〈願與愁〉形成映照,就像過去的〈害怕〉/〈Endless Road〉、〈偉大的渺小〉/〈Until The Day〉等作品,再一次展現了他雙語創作的功力。 以下,JJ 親自分享專輯背後故事。 「重拾_快樂」指什麼?英文專輯名稱「Happily, Painfully After」又指什麼?現在階段進入錄音室做專輯,最快樂、最有挑戰的又是什麼? 「我發現『快樂』 在我們生活的過程中,是會被重新定義的。專輯中的『重拾』代表的比較是一種進行式,而非過去式。出道20年,我認為是一個圓滿,也是一種重啟,而這個重啟對我來說,是往什麼方向,還是個未知數,所以才會在重拾之後加一個『_』。我認為,『Happy』跟『Pain』在所有人的生命中是必然共存的,但不是所有人都意識到這是現實生活中必須承擔的。其實我們越能夠坦然面對完整的自己,就越接近真正的快樂。 在錄音室裡,最快樂的事就是能夠天馬行空地把想表達的情感和故事投放到歌裡面。」 〈逆光白〉、〈夢不凌亂〉、〈7千3百多天〉帶來新鮮的聲音,比如合成器與弦樂的配合,Trap 感覺的節奏等,這兩年你有什麼喜歡的音樂人/製作人,又在鑽研什麼呢? 「近幾年,我一直沈浸在 Urban、Funk、Old School 的音樂風格,而這次圍繞著 JJ20、20 週年的主題,一直在強調 80s 的 sound palette。我希望讓無論是演唱會的視覺或專輯的編曲和音色都可以走比較 retro 的味道。而 The Weeknd、Post Malone、Harry Styles 是我認為在近幾年把這類風格駕馭的非常到位的幾位在線音樂人,我非常欣賞並從中得到音樂素質的養分。」 樂迷非常喜愛你的慢板情歌,在做專輯時,你會不會特別考慮大眾喜歡的風格? 「慢板情歌一向來都是我認為最適合自己的音樂風格,也能讓我在唱方面最直達內心深處。與其說為了照顧大眾的喜好,更像是我認為慢板情歌是華語音樂最具代表性的音樂風格。過程當中當然也希望能帶給聽眾新穎但不刻意的元素、以真實情感的表達來帶入更深切的聽覺饗宴。」 專輯中還有哪首歌有特別的意義或特別的故事呢? 「〈Castle In The Air〉。很多人或許會認為這是〈願與愁〉的英文版。但在我心中,這首歌才是整張專輯最接近我內心的歌曲。而我是先寫了〈Castle In The Air〉,然後才花了不少心思和時間,試了幾個不同老師們的不同版本詞,最後才有了中文版小寒的〈願與愁〉。 專輯其實有一個小巧思,就是我設計的曲序其實是呼應著專輯封面的循環概念。而我的「隱藏版曲序」,其實是從第11首開始,到敘述往第一首的方向聽。」 出道 20 週年,有什麼想對樂迷說的話?亦或這張專輯是給自己的一個交待? 「這張專輯是一張寫給20年來的聽眾和歌迷的一封長信,也是我紀念這個過程的一張音樂作品。以往,每一次完成一張專輯之後,我都會開始想,下一次要怎麼延續這次的故事。但這次在整個製作過程反而回歸一種純粹,回到一種『做音樂可以很快樂』這件事;不需要迎合什麼、不需要交代什麼。我把這次的專輯當作是最後一次在做,不留遺憾,把想說的盡量不透過任何濾鏡,寫進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