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作女將 moon tang (鄧凱文) 是近年本地樂壇最受矚目的新人之一。她以一副令人沉醉的治癒系聲音,引人共鳴地唱出成長煩惱與少女心事,在她筆下,生活瑣事亦變得饒有滋味。moon tang 一向落手落腳參與歌曲製作過程,她不僅對人聲抱有細緻入微的要求,喜歡發揮別出心裁的創意,亦非常重視歌曲整體的氣氛,而這一切在空間音訊的加持下,都能獲得充分實現。經驗豐富的 moon tang 藉新歌《一口一》推出為契機,與 Apple Music 分享自己使用和聆聽空間音訊的感受。 新曲《一口一》以空間音訊格式製作,可否與我們分享在製作歌曲時,或從觀眾角度聆聽時,空間音訊帶給你的啟發和感受? 「《一口一》的風格是我很喜歡那種 dreamy (夢幻)的感覺 ,所以在最後的 chorus (副歌) 和 outro (結尾),都做了我平常很喜歡的、疊上幾個不同的 melody lines (旋律),然後同一時間唱出來 (的做法)。當我們 mix (混音) 的時候,那些 backing (伴唱) 以及不同的 melody lines 都放在不同的地方,到結尾變回一句去收尾。這感覺很有一種頭尾呼應的感覺,因為最後那句,其實就是這首歌的第一句,所以就像發了場夢。」 首次以國語入歌,對你而言有挑戰性嗎?你會覺得以國語唱歌的自己,與以粵語創作的自己有不同的表演人格嗎? 「以第一首國語歌而言,我花了多一點時間去練習,亦邀請了 Daniel 和芊彤在錄音的時候矯正我的國語。但我覺得其實國語與英文有點相似,即是發音,以及也很容易填詞。在我填詞的過程中,我覺得國語比較 flexible (靈活),所以我唱的時候其實和英文比較相似,但我個人感覺,我唱國語的聲線,好像比唱英文更加難。」 請為我們介紹三首以空間音訊錄製的歌曲。 「第一首想介紹的歌是《25》的 intro track (開首曲)《molly》,它 basically (基本上) 是《一口一》的感覺,但放大了 space (空間感)。我們錄了很多很多不同的 vocal layers (人聲層次),所以在 mix Atmos (空間音訊) 的時候就多點可玩性,在聽的時候,空間感會再強烈點,所以我覺得《molly》就是《一口一》的加強版。 第二首我覺得用 Atmos 聽蠻爽的一首歌,是數年前的《i love u》,也是與 Nic Tsui 製作的。《i love u》這首歌的感覺很不一樣,它不只是 vocal 上有很多 layer,production (製作) 上也做了很多 sound design (聲音設計),以及左右的很多 effect (效果),在聽的時候空間感很強。有些 backing 是很像 opera singing (唱歌劇),那些都是我與 Nic Tsui 錄的。放進去 mix 後,聽上去又覺得好像真的有 choir (合唱團) 一起唱,我覺得製作過程很開心。 第三首我想分享《25》這張 album (專輯) 中的《for you》。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for you》的 main vocal (人聲主旋律) 是分開了左右開 pan (左右分軌處理),然後 double 的 main (疊加兩次主旋律),與其他 tracks (曲目) 有點不同,其他歌通常 main (主旋律) 只有一條,但是這首有兩條,texture (質感) 也很不一樣。這首歌的唱法與我平常很不一樣,比較硬朗一點,不太 soft (柔和),即是一切都是『hip hip hip』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