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杰明在小學時期受到 Eminem〈Not Afraid〉的感動,開始創作饒舌歌曲。內心情感豐沛、成長過程中經歷不少挫折的他,彷彿找到了一個出口,將痛苦的情緒流瀉進他的文字與旋律裡。發表過許多創作,卻始終沒有得到回應,沮喪之下,18 歲的他選擇用機關槍般高速的快嘴毫不避諱地宣洩不滿,〈神秘〉一曲由此誕生。李杰明在切換語速、展現高超押韻技巧的同時,憤怒開嗆那些他眼中「在裝神祕、沒有能力」的饒舌歌手,並意外在網路上獲得關注,最終被音樂公司簽下。往後的作品,李杰明在保持自己真實的風格下,持續開拓歌路。嘴上功夫了得的他並不侷限於硬派饒舌,〈不存在〉中他就展現了高速饒舌如何與悅耳旋律銜接。在歌詞上,李杰明一向擅長自我情感剖析,如〈我會害怕〉大方地直面自己在感情中不知如何拿捏愛與控制慾的恐懼。此外,他也誠實記錄自己對於社會現象的焦慮,〈過了就過了嗎〉一字一句都在凝視媒體亂象、集體冷漠等社會現況。我們也能從李杰明的作品中看到 Eminem 帶給他的影響,除了在 11 秒內念出 121 個字的快嘴,如〈沒有回頭路〉中富有故事劇情、帶有轉折的安排,也讓人聯想起 Eminem 的代表作〈Stan〉。但藏在劇情安排、押韻技巧與炫技快嘴的背後,真正讓人動容的是李杰明作品中那份誠實的脆弱,就像〈I'm Alive〉中他給予自己的評價:「我的才華只不過是文字裡的坦誠/我的才華只不過是一場心如刀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