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盛希:Fade Out, Fade In
「我在列這歌單的時候,回顧那些挫折的、心痛的、逃不了的,一切都讓它慢慢 fade out,讓充滿希望的、新的人事物漸漸 fade in。」在韓國出生,台灣發展的歌手孫盛希告訴 Apple Music。fade out 與 fade in 這兩個字除了是孫盛希的歌單靈感來源,也是她過去一年的寫照。2019 年憑《希遊記》在台灣金曲獎摘下「最佳國語專輯獎」後,她並沒有停止對自我突破的追求,於 2020 年底推出全新專輯《出沒地帶》,把過往與負面情緒 fade out,以全新姿態 fade in,帶來不一樣的 R&B 面貌。獲頒金曲獎後,孫盛希發現「原來我達到了一個這麼大的目標,但我還覺得空虛,我還覺得不滿足,我還覺得有點難過。」性格上進、不容易滿足的她形容心裡有個黑洞一樣,「一直想填滿它,但是一直填滿不了。」她說:「我好像一直在尋求、尋找、渴望,一個人也好,事也好,物品也好。但是我可能不知道確切的那個到底是什麼。」而這些心事通通看在《出沒地帶》製作人剃刀蔣與米奇林眼裡,漸漸成為專輯的核心概念,走入孫盛希的內心世界,揭露她的黑暗面。她分享了有趣的創作過程:「我可能會去公園繞個大概兩個小時,然後我背的包包又很重,那個對我來說是苦行,或者是業障之類的。好像我一直在輪迴,然後想要得到一個答案。但是可能我在尋找的是一個歸屬吧,大概是這樣。所以這個概念,我會常常說,我在公園繞出了一個專輯。」對孫盛希來說,雖然「人生裡面有一個這麼大的黑洞,其實是很難受的事情」,但正正因為這個黑洞,讓她在全球疫情期間感受到危機意識,想再突破自己,「疫情讓我更燒起來,就是熱情到 100% 以上這樣子。」從曲風多元、比較傾向流行樂的《希遊記》到這次純騷靈/R&B 風格的新專輯,她在兩位製作人的建議下,選擇「重新回歸到 R&B 的靈魂上」。她說:「雖然我心裡面知道,我是會唱 R&B 的,會唱很多轉音什麼的,但是要整張做 R&B 專輯的這個決定其實不簡單。」當今的華語樂壇剛好站在 R&B 的十字路口,音樂人不斷探索R&B、Hip-Hop 等黑人音樂,但怎樣做出與市場上作品不一樣的風格、怎樣呈現 R&B 的更多面貌,是孫盛希在《出沒地帶》中思考的課題:「像《查無此曲》就是以 soul 這樣的唱法,但是它有帶一些爵士跟 blues 的感覺。我覺得這一張專輯我想做的 R&B,不是完完全全大家現在聽到的那種電子感蠻重的那些……有點像是我給大家聽、給大家看 R&B 的各種面向……一些這種真 (實) 樂器的聲音,我也想要給大家聽。」專輯裡呈現的黑暗面也反映在她分享的新年歌單中,在歌曲排序上花了一點心思,帶來去舊迎新的感覺,「一開始是比較黑暗,比較難過一些的歌曲,是我喜歡的,然後越往後面有一些開心的音樂。」她說:「把不好的事情fade out 嘛,然後把好的事情 fade in 這樣子。」歌單收錄了讓她獲得許多啟發的歌手作品,當中不少都是新式騷靈/R&B 風格。「像是方大同,我真的覺得他有影響到很多我在華語上的創作。」以《出沒地帶》中的《查無此曲》為例,歌曲裡參考了方大同在編曲中大量使用真實樂器的做法,「尾奏會一直有一些演奏,跟他的一些ending (處理方式)」。此外,她亦非常欣賞同樣來自韓國的女歌手 BIBI,特別談到《she got it》,「這首歌也是蠻大膽地講出一些性方面的東西,覺得這個很難。就是在亞洲這樣做其實不簡單。」她說:「她的影像呈現、她的人的態度,她的嗓子創作我都很喜歡。」這種坦蕩蕩地吐露自己慾望的態度,在《出沒地帶》中也明顯地表現出來 (《Give It to Me》)。John Mayer 一直以來也是她的靈感泉源,她甚至興奮地表示「我想要到 Grammys (格林美獎) 跟 John Mayer 一起演出,這個是我的最終極夢想。」展望新一年,孫盛希除了計劃舉辦專場演唱會外,也開始籌備下一張 EP 作品。很勇敢追夢的她被問到對大家的祝福時,給了實實在在的建議:「就是不用那麼盲目地追求……第一點就是,要追求夢想之前先知道自己的狀態、自己的能耐,然後清楚了之後,就可以很盲目地追求,基本上要相信自己有這個潛力才能開始。」最後,她亦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可以留下好的、回收壞的,「相信新的一年,會是更美滿的我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