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的我明天還是要上班

25歲的我明天還是要上班

25 歲,走出校園、踏入社會,夾在天真與世故之間的年紀,面對夢想與現實的拉扯,下一步該往哪裡走?台灣唱作人 June Pan 曾經選擇辭職全心做音樂,雖然在音樂圈嶄露頭角,從賣捌所一路唱上覺醒音樂祭,甚至小試牛刀推出了首張 EP《Milkomeda》,最後卻自覺「生活少了點刺激」,選擇回到一邊工作,一邊做音樂的狀態。「上班很有挑戰性、可以一直學到新的東西,下班後一個人打點生活的時光,也讓自己的思緒沈澱成長許多。 」June Pan 告訴 Apple Music。而這些「社會人」的日常觀察就被這位 Apple Music 潛力新人寫進首張個人專輯《25歲的我明天還是要上班》之中。 自網路上分享翻唱影片再踏上個人創作之路,June Pan 首張專輯雖如眾多新人一樣聚焦於「尋覓自我」,卻「反其道而行」以「社畜」視角切入主題,充滿畫面感、大量自述性的歌詞營造第一視覺的代入感,令人耳目一新。從《Milkomeda》初脫離學生身分時的為愛奮不顧身到「大人系」的新專輯《25 歲的我明天還是要上班》,June Pan 在創作和演唱上顯得更為得心應手:「以往的我其實比較害羞、不太敢表達自我,這次也花了更多時間練習描寫內心想法,深刻的、真實的感受。」 《25 歲的我明天還是要上班》借由講述一名都市上班族從邂逅、相戀到分手的愛情故事,勾勒出都市女子的內心成長進化史:「每天上班、下班,在平凡又瑣碎的日子裡,找到生活的趣味,找到繼續前進的微光;對生活抱有期待,把日子活成自己期待的樣子。」從《State of Mind》點出愛情開始的緣分,到《燙燙貝》以「我可以自主建立生活儀式」點出「成長」命題,最後以《Keep ___ing》的現在進行式闡述成長的可能性——不論是「burning」、「chasing」, June Pan 仍不懈地在生活、工作和愛情中「不停修正軌道」,直到找到自己的模樣。 除了日常生活上的成長,《25 歲的我明天還是要上班》也反映著 June Pan 所經歷的創作難關:「這次要做整張專輯十首歌,前後還要構思歌曲之間的微妙關聯,這個創作量對我來說蠻有挑戰性的。」幸好專輯繼續邀來 Hello Nico 結他手李詠恩全盤操刀製作,電結他、合成器、敲擊樂層層堆疊出冷洌迷幻的氛圍,讓本來就擅長演繹 R&B、Soul 曲風的 June Pan 在一眾新人之間更具辨識度:「認識詠恩之後,對於音色的掌控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原來還能做出這麼多花樣跟音效。」開場曲《電梯下樓》便是出奇不已的大膽嘗試,運用印尼傳統音樂 Gamelan 的奇特節奏與電子鼓聲效帶來新鮮感,延續在上張 EP 電氣迷離的另類曲風;另一曲 《黑夜說》除了請來詹森淮填詞,還有新銳電子音樂人 Dizparity 以絢爛弦樂的編曲,呈現都市霓虹下空洞而複雜的寂寞詩意;而《如果可以》、《就算閉上眼睛》兩首歌曲不約而同以單純的鋼琴和木結他伴奏,給予聽眾在熱鬧之外的寧靜喘息片刻,也凸顯 June Pan 對歌曲的駕馭能力。各式風格的音樂人共同打造這張專輯,無疑為 June Pan 開拓了更多可能性,也讓人期待著她未來如何為自己「自己定義座標」,做出如同她心中偶像英國樂隊 HONNE 一樣的音樂 :「在浪漫之中添加強烈的節奏,令人印象深刻又舒服的旋律,很嚮往能做出這樣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