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 年的金曲獎典禮上,麋先生樂團又驚又喜地接下了「最佳樂團獎」,他們也成為台灣新世代獨立樂團的代表之一。麋先生正式成軍於 2012 年,團名「麋」音同「迷」字,傳遞出無法定義的神祕感,而英文團名則以相似發音的「MIXER」呼應樂團在音樂風格上的融合多變。首張 EP《馬戲團運動》自在切換於明亮旋律和搖滾節奏之間,奠定了樂團基調,他們憑此不僅一舉奪下金曲殊榮,也在台灣獨立音樂市場打開了知名度。兩年後的專輯《沒名字的人類》,以團結作為專輯主軸,持續深化樂團的搖滾核心理念,並透過歌詞對社會現象提出尖銳反諷。 歷經疫情衝擊,團員多了不同層面的生活體悟,《嗜愛動物》以愛為名打造出更加具有深度體悟的作品,在曲風上也轉剛為柔,說著關於愛的各種故事。2023 年,出道屆滿 11 年的麋先生發行《都是浪漫害的》作為樂團里程碑意義的註腳,親自參與專輯製作,並邀來宇宙人的小玉、JADE 的嘟嘟等音樂人參與,重新梳理了他們在音樂路途上所累積的養分,風格上含括搖滾、拉丁、抒情、鄉村等各種曲風,更加入了弦樂配器讓編曲更加豐滿,同名歌曲〈都是浪漫害的〉就是最好的例子。為電影《周處除三害》譜寫的歌曲〈壞蛋〉也收錄於其中,狂野的吉他獨奏片段搭配主唱的嘶吼尖叫,傳達一場野蠻的狂歡。本歌單精選一系列麋先生出道以來的代表作品,他們的音樂沒有特定的風格,你可以從不同時期的作品中感受到他們散發出的獨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