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 李玟 啟發作品


時而熱情奔放、時而自信灑脫、時而柔情婉轉,歲月匆匆流逝,李玟多變且耀眼的身姿卻始終銘刻在華語流行樂史中,也映照在所有同代或後世音樂人的作品裡。回望流行抒情當道的 90 年代末,李玟西式陽光的作派儼然是一抹亮麗異色:〈Di Da Di〉用她代表性的甜美嗓音將 Bossa Nova 唱成榜單金曲,〈好心情〉在 70 年代 Motown 復古風格之上雕琢出少女風采,〈月光愛人〉、〈自己〉以蜿蜒的 R&B 唱出兒女情長與東亞女性的娟秀韌性。一路走來,她將西方植株融入東方土壤,生出形似而色異的花蕾,細軟靈活的嗓音彷彿能吃透所有音符,也為華語音樂注入更多想像,為後人留下豐厚的音樂遺產。 接軌國際流行風貌的蕭亞軒、蔡依林等人從李玟手中接過華語流行舞曲的衣缽,〈好心情〉的少女風貌,則成為了徐懷鈺、卓文萱、楊丞琳等千禧年左右成長起來的少女歌手的經典主打模板,告訴華語樂壇,音樂即便沒有宏大的構思與深厚的悲愴,簡單的節拍也能直白地唱出「我愛你」。同樣地,相較 90 年代林憶蓮、陳淑樺一脈都會氣質濃厚、詞作講究的 R&B 歌手,李玟直白甜美的 R&B 風格更接近 Destiny's Child、Brandy 等一眾的西洋流行歌星,同年代還有甫出名的順子,這樣中英融匯的音樂新暢想也隨之在華語流行生根,直至誕生袁婭維的〈開往春天的地鐵〉等完全融入華語人文情境的品質之作。 李玟在歐美樂壇取得的成就不僅是華人音樂的一大里程碑,也為後世所有華語歌手開拓音樂市場帶來無限可能。張靚穎、李宇春等面向國際的腳步皆追隨著李玟的背影。張藝興在〈蓮〉中展現的冷冽 Trap 鋒芒,魂穿李玟〈刀馬旦〉經典的中西合璧華光,而在《聲生不息》中與 Mike 曾比特、Gigi 炎明熹等 Z 世代合作回歸港樂傳統,也讓我們看到了不忘根源的李玟如何燃盡自身為後輩樹立典範,有始有終地走完精彩的音樂長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