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享有華語樂壇「編曲大師」、「音樂教父」等名號的陳志遠,曾任飛碟唱片、豐華唱片兩大廠牌的音樂總監,也參與製作、編曲、創作,作品風格橫跨民歌、搖滾、抒情、電子等類別,生涯創作了千餘首作品,不啻為 80 至 2000 年代華語音樂金曲年華的代表人物。70 年代,陳志遠從校園民歌專輯編曲起步,以充滿質感與巧思的縝密編曲,填補了民歌重詞曲而輕編奏的失衡。80 年代後他踏入流行音樂場景,賦予 1983 年蘇芮的〈一樣的月光 I〉、〈酒矸倘賣無〉中激昂的搖滾魂,為調性偏軟的華語流行大環境注入一劑猛藥,引領華語流行樂走向豐富與成熟。陳志遠與李宗盛的合作也為人津津樂道,當時兩人分別為飛碟與滾石兩大廠牌領頭人,卻屢屢合作鑄造經典。當張艾嘉 1985 年準備用《忙與盲》專輯重塑藝人形象時,製作人李宗盛便找來陳志遠編奏同名單曲,都會民謠的清麗聲響、搭配聰慧的歌詞寫作,推動張艾嘉轉型都市女性代言人,開創了李宗盛「都會女性專輯」的先河。陳志遠創作中的都會流行氣味一直延續到 80、90 年代之際,如為林憶蓮打造〈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以層層烘托的編曲、三段攀升的音階設計,帶出林憶蓮冷靜與激情並存的獨特氣質。〈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驟起的鼓點與吉他獨奏,則為王傑樹立「浪子情歌」形象,唱出了經濟起飛年代時,獨身前往大城市打拼的男兒心聲。非學院派的背景,不拘泥於單一流派的開放視野,令陳志遠被冠以「音樂怪博士」的稱號。除了拿手的鍵盤,他更愛活用諸多元素,譬如他熱愛運用笛聲,〈一剪梅〉水墨畫般的蒼茫詩意,〈再回首〉江邊飄揚的擺盪聽感,〈感恩的心〉的裊裊仙氣,不斷牽動聽眾心底的柔情。90 年代他又緊追潮流,為張惠妹打造流行感強烈、爽朗的〈給我感覺〉,更為蔡依林〈Take It Easy〉獻上融合 DJ 刷碟聲響的編曲。除了耀眼的製作、編曲功底,陳志遠的曲作也極具代表性,〈天天想你〉堅定又溫柔、簡白又充滿敘事感的曲作,正是他低調但持續為樂壇送上經典的寫照。陳志遠的創作始終與社會脈動同步,如他曾說的:「如果有一天我不在,樹在。」他的音樂根鬚深扎於台灣的社會風情,每一段旋律皆為枝椏伸展天際,他的作品則是台灣流行樂演進的活體編年史,影響留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