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ta'za 'e mo pasucou ho ci psoecu'hi no mo mav'ov'o ci puhpungu, ho poa botngonu na nte la tmalu ci yatatiskova ho cu cohivi ’e cou」(希望這些歌能把鄒族的故事帶到更多地方,讓更多人聽見!) 高蕾雅以鄒語寄語 Apple Music。 2008 年,高蕾雅在與姊姊高慧君等人合出的鄒族語計畫《鄒女在唱歌》中,創作了〈山頂的貝殼〉和〈給你〉兩曲。在該作獲第 20 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提名時,她提出了發行二輯的想法。然而,由於資金缺乏,她只能將心願擱在一旁,繼續在電影配樂、演唱會合音、拍戲和主持等不同領域打拼。在記念白色恐怖的合輯《守望天明》中,她寫下了〈千風裡可否有你〉,傳達對詩人兼音樂家的爺爺高一生的思念。或許是一生致力於原住民文化和權益的爺爺聽見了,進而兌現了最後一封家書裡的那句「田地和山野,隨時都有我的魂守護著」。在與其跨時空對話後的兩年內,仍心繫族語二輯的高蕾雅陸續申請到補助款,與悠巴歌謠傳唱隊攜手推出以鄒族泛靈信仰為題的《YAYO 我們一直存在著》,圓了 15 年前未完成的夢。 自稱族語不夠流利的高蕾雅,在有「Yupasuingi」(人們互相取火) 之意的傳唱隊、部落長輩和 yoifo (巫師) 的幫助下,將鄒族特殊的神靈體系入詞,並琢磨出精準的發音。也因鄒族眾神的個性有如希臘神話故事般精彩,高蕾雅與擔任專輯製作的丈夫保卜找上了放客兄弟吉他手,也是獨立電子音樂人的笑琴 Chill Qin (本名邱群) 操刀編曲和作曲,以現代感十足的聲響貫穿古謠和神話,為聽眾打開一道易於想像的窗。在全清唱的古調〈i yo i yo〉引領下,續接的〈yayo 存在〉前半段以吉他伴奏鄒族特有的三拍子型態,隨後在電音鼓奏進入後轉為四拍,並融入多條人聲交談的音軌,呼應神靈無時無刻的「存在」和耳提面命的 einu (生活規範)。而在帶有傳統樂器 euvuvu (風笛) 的〈hupa 獵場〉中,Dancehall 的跳躍低音聽感與飽滿的指彈吉他聲交會,動物鳴叫的加入則描繪出保護狩獵男性的 hio no aemana (氏族之神) 所提醒的「對待土地萬物生靈不能貪心」。 高蕾雅也不忘為傳說中愛捉弄人的搗蛋鬼創作了惡作劇之歌〈moyomo 醉醺醺〉,慵懶的雷鬼對照喝得歪七扭八的人類,不時穿插的合成器爬音就像是在偷偷施法,讓這些人誤以為在互毆,但實際上打的只是一根樹幹。而具有盛大歡慶感的終曲〈mayasvi 祭〉是鄒族的三大祭儀之一,在高昂的「平行五度合音」(鄒族特有唱法) 中,全村迎接取得勝利的勇士們歸來,也是高蕾雅為自己、家人、族人和祖靈所揚起的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