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自己掏出來

把我自己掏出來

1990 年,距台灣解除戒嚴令方才過去三年,保守禁錮的思想尚未完全解嚴。此時,趙一豪一舉推出首張個人專輯《把我自己掏出來》,以強烈的龐克作風、放蕩不羈的舞台形象,勾起蟄伏許久的反叛欲望,直拳朝著世俗價值而來。歌詞中有對人的生死繁衍的另類思考,也有對社會現象的大膽批判,挑起社會敏感神經,「台灣最後一張被查禁的專輯」對這張專輯而言就是沒有授勳的榮譽。但專輯的亮點並不只在於那些批判性的歌詞,音樂上的成就也是難以超越的。作為台灣另類搖滾的先驅者,整張專輯音樂風格迥異,龐克、藍調、迷幻、爵士交雜,卻同樣瀰漫著灰暗消極的情緒,幾位外籍樂手的助陣更是使器樂顯得凝練老辣。作為開場的〈改變〉立即衝出奔馳的龐克節奏,宣洩按耐不住的長久壓抑,顛覆一觸即發;〈把我自己掏出來〉隨即轉向迷幻搖滾,從頹廢到憤怒的層層遞進引領著聽覺不斷探索;〈過程〉爵士四重奏優雅舒緩,慵懶唱腔批判被慾望驅使的人生;〈誕生〉中廣陵派古琴的加入令人驚喜,〈死亡〉則以近似於西塔琴的吉他音色即興彈撥,泠泠弦調傳達對生與死的別樣哲思;〈爸爸媽媽這是什麼地方〉以爆裂硬搖滾批判社會的急功近利,吉他手 John Dallymore 帶來的精彩獨奏酣暢淋漓,將憤怒肆意表露。而在專輯的結尾,趙一豪對三首歌進行改編與重新填詞,不但歌名顯得「安全」,躁動的節拍也被削弱,看似變得正向積極,其實是更高明的嘲諷,也毫不違背他充滿實驗與挑戰精神的創作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