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贩卖,这一古老的罪恶,在古典音乐,尤其是歌剧的创作中,是一个多次被讨论的话题。 歌剧《后宫诱逃》是莫扎特的成名之作,讲述了一位被拐少女,在恋人的营救下重归故乡的喜剧故事。少女被海盗袭击并拐走,卖到土耳其后宫服侍国王。她的恋人设计搭救,不幸被识破。将要被处死的一对恋人,最后得到了国王大赦,结局皆大欢喜。在这个故事中,莫扎特有意突出喜剧效果,给被拐卖的女主角,创作了不少性格强悍的花腔咏叹调,强势与弱势的反差感,营造出一种“爽剧”之感。 解救被诱骗、被囚禁的女性,是莫扎特惯用的歌剧情节,男性反派人物也不仅是阿玛维瓦伯爵、唐·璜这类好色贵族,还有荒蛮的摩尔人奴仆。在歌剧《魔笛》第二幕开场,被囚禁的帕米娜三番五次要逃脱,却一次次被摩尔人奴隶抓回来。野蛮人垂涎她的美色,为了防止她再逃,命人用绳子将其捆起来。帕米娜绝望得破口诅咒,并为担忧自己的母亲感到痛心。 罗西尼的歌剧,似乎有意与莫扎特形成情节呼应,《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和《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同样是讲述了解救女性困境的喜剧故事。然而,更多的情况下,父权至上的观念衍生出的更多是悲剧。古希腊、古罗马、北欧、印度和拉美的历史传说中,女性总是一种可以被交易、被奴役、被贩卖、被玩弄的物件。宙斯可以幻化作公牛、天鹅、雄鹰,到凡间肆意占有心仪的女性。波塞冬会以一时迁怒,将无辜的安德罗墨达用铁链锁在礁石上,任海怪蹂躏。 瓦格纳的史诗巨作《尼伯龙根的指环》,故事取材于北欧和日耳曼神话,整个悲剧的导火索,源自天神沃坦与巨人兄弟的一桩违约交易。巨人帮助众神修建宫殿,事成之后,天后的妹妹芙莱雅(天神沃坦的小姨子)将作为酬劳,为巨人兄弟带走享用。上层统治者的利益链条,使得女性的权益不能够被伸张。芙莱雅绝望地向姐姐和姐夫求助,巨人震怒之下,将她强行掳走,带回偏僻荒蛮的居所。掠夺、拐卖、囚禁,不仅令受害者遭受身心折磨,更对整个家庭造成毁灭性打击。即便是强势如夜后的母亲、狡狯如弄臣般的父亲,也会为痛失子女而心碎。 威尔第的歌剧《游吟诗人》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一位好心的吉普赛女人,为伯爵的幼子占卜,却被无故视为异端,被当作邪恶的疯女人当众烧死。为了报母亲之仇,她的女儿迁怒于伯爵的幼子,将其拐走用以报复。老伯爵也因此伤心致死,被拐的孩子长大后,在挑唆下与亲哥哥反目成仇。 然而真正令人感到可悲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不幸,比戏剧舞台上的更加离谱、荒诞、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