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宣告了这张专辑的乡土根源——侗族人以传统工艺将手织布染成鲜亮的靛蓝色,这种原生态的颜色也暗示着专辑如夜色般沉谧深邃的主基调。视听艺术家 Sheng Jie(盛洁)走入黔东南的侗族村寨,记录下村民伴着民族器乐的夜间吟唱,还原田间地头一场名为“行歌走月”的原生态音乐会。Sheng Jie 曾经在《耳熵》《电磁场的废墟》等实验性作品中以电子大提琴探索人类的听觉极限,借专辑《卵生》寻找电子音声与宗教的适配性,而这张《行歌走月》,与她以往颇富“作者性”和先锋精神的个人意识探索以及抽象哲学思辨创作都不同,它作为一张纯粹的田野录音专辑,全盘保留了原生态和人情味浓郁的声音肌理,还原少数民族村寨中细碎的生活片段。 在侗族传统文化里,“行歌坐月”是青年男女借月下对歌交友的方式,专辑标题以“走”代“坐”,一面投射 Sheng Jie 走入村寨的近距离视野,一面还原了歌唱现场的生动情形。寨中水声潺潺,鸡犬相闻,虫飞薨薨,村民交谈声此起彼伏,都在音乐中呼吸吐纳、穿插有致,人声层次分明,不同声部唱和呼应。《Side A》采样于增盈侗寨,人声与悠扬的牛腿琴相对低沉舒缓,《Side B》录制于寨头六村侗寨,由于侗族琵琶的加入,相对高亢轻盈的人声也显现出悦耳而翩跹的质感。两段音乐高低相较,明暗相合,高下相倾,还原了黔东南侗族村寨的质朴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