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自救手册

不完全自救手册

群星

Apple Music 特别独家邀请了参与《不完全自救手册》的制作人与音乐人,和我们逐曲来解说这张精彩的合辑。总制作人荒井十一告诉 Apple Music:“《不完全自救手册》是《不完美》企划的续集,仍然希望能够带给大家意想不到的、有突破的音乐合作。 不同的是,这次的主题是‘自救’,希望 29 位艺人不同视角的自救纪录,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份参考。” 以下,让我们从联合制作人陈建骐的分享开始,边听边来探索他们的创作理念吧! 陈建骐 “我是歌曲《这条小鱼在乎》的制作人。这个专辑是非常有意思的,除了有一些讯息想要传达之外,找的音乐人也都在合作方面有很多独特性、原创性,从歌手的创作里面去让讯息传播到听众的耳朵里面。这次合作的人是王OK 跟洪佩瑜,当初在想这个组合的时候,最先定下来的是洪佩瑜。在想另外一个歌手的时候,我就有一个灵感。因为我其实很喜欢在网络上听到王OK 的声音以及她的创作。我很喜欢这两位中低频,略带沙哑的声音。在制作过程当中这首歌因为跟鱼有关系,所以我一直希望这首歌可以像是两条小鱼在海洋里面,缠绵地游在彼此旁边。因为这首歌的歌词在讲一个人现实上或是精神上困顿的时候,很期待有人可以陪伴,很期待可以看见或感受到户外的阳光、蓝天白云。所以在制作上面我采取了一个非常非常简单的编曲,一把吉他,double bass,大概就是这样的编曲而已。最重要的是这两条小鱼的声音在互相陪伴从很小的房间带大家到宽广海洋。” 《漫无》 陈珊妮 “我一直都在自己救自己,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情。因为我觉得,如果活着还有时间的话,我应该会想各种方式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我第一次听到 demo 的时候觉得很有趣,因为它其实一直在前进的,但是这首歌又跟躺平有关。它好像是在纠结、拉锯的一个感觉。我不想去改变它原本的性格,又想要有我自己的想法在里面。后来我在修这个词的时候,我觉得好像它隐约的有一些可以正面的词。我觉得要躺,也要躺一个比较舒爽的姿势,他可以比较快地爬起来,但是不用急着爬起来,这是 OK 的,给大家一点点不一样的想象的空间。” 张羽涵Leezi “我现在处于一个留学阶段,所以有时候会有留学带给我的焦虑。一个人有时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感,很想要逃避自己的那种心态。看到这个主题的时候,我就联想到之前在 ins 上刷到的一个视频,‘我们花太多时间在担心自己的平庸,事实就是我们都没有那么厉害,所以不要再退缩不前’,我就觉得特别能产生共鸣,有了旋律上的灵感。后来珊妮老师改的这一版,就感觉像是从一种很紧绷的状态,松弛下来的一个过程,就突然意识到‘我只想漫无目的’。” 《Phone人院》 王心凌 “这次的‘不完全自救’讲到一些文明病的一种状态,我想要有机会可以用比较轻松诙谐的方式去引导到这个题目。我觉得大家都有信息焦虑,只是程度不一样。比如我自己下飞机的时候就会开手机,找网路,或者身边的有些人是手机还没有亮那个红灯的时候,可能 30% 就想赶快充电,我觉得这个就是现代人的通病。一开始听到前奏,我在想谁一次给我传这么多讯息,这首歌里有一些小细节,比如按手机键盘“哒哒哒”的声音,完全就在信息焦虑的氛围里。” 李吉吉 “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非常繁杂,秒速交替的一个时代,没有人能够说,是脱离了这个状态去生活。因为我本来不太刷,但是后来也受到影响。它就像是一个漩涡那样,不知不觉就会被它卷进去。一开始做这首歌的时候加入了一些 kalimba 的音色,后来荒井老师又加了一些信息提示音,只要一听到 0.1 秒,就会知道这个音是什么声音。后来就变成了一个魔性的东西。” KAFE.HU咖啡胡 “最早开始聊信息焦虑这个问题,我自己是对这方面有一定感受的。我不是一个特别依赖手机的人,但是也不可避免,因为工作要用到。这个工具让人很便捷的就能获得信息,每天在获得很多的信息,不管是想看的,还是不想看的。从一开始写这首歌,我就尝试比较单刀直入的方式。我们拿着手机,这个东西离我们很近,就贴着我们的脉搏,很直接的比喻这个东西好像已经和我们的生活有点密不可分了。这首歌一出来,就把我们带入到了这种真实的场景里面。” 《Fall》 李铢衔James “我曾经因为意外手断掉了,作为一个贝斯手不能再弹贝斯,在这个过程的时候,我非常难过,不知道我的未来会有什么。我有几个星期全天睡觉,不想去外面,也不想吃饭,都是‘嗡’的声音。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挑战。这是一首关于困境的歌,也关于痛苦。有时候我们最可怕的敌人就是自己,但也可以成为自己最强大的盟友。我们必须站起来,必须要战斗。” 王菀之 “有的时候悲观感好像不是我们选择的,而是自己就来了,可能以前发生过的事情,很深很深地种在里面,形成一种生理的反应,更容易有情绪,特别的敏感,而且无力感很重。我在这首歌里加的是第三段主歌的部分,觉得是一个很纯粹、很直接的一个对话。我把感受变成这个图画,去回‘其实你的痛我都会了解’,去跟他一起悲伤的感觉。” Von Citizen “一开始听这 demo 的时候会感觉到有点绝望,但是到后面,就有种绝处逢生的感觉。所以前面我们选用的那种和弦色彩都是比较黯淡一些的,但是到后面就慢慢光明起来,去符合这首歌想表达的一个情绪。James 老师有点像一湾清水的感觉,然后王菀之老师,就像是飞出水面的那种鱼,或者说燕子一样的非常轻盈的感觉,而我们其实就是在下面有一个非常强的承托力,就像是海底的那种土壤。” 《F U》 三只狗 “我们乐队成员各自都有其他不同的角色,也会面临这些角色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三只狗这个乐队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发泄的出口。做乐队,就是相当于在我们平淡无聊的生活中,加入一点色彩。我们在乐队中做的歌曲可能会更直接一些,就直接输出,可能不被大众喜欢。但是一切都随便,这种状态就是最好的,让大家听到我们的另一面。其实对抗焦虑的最好的手段就是不要怕,我们不在意它,它伤害不了我们任何一点。我们只有适应它,跟它成为朋友。” 《开关》 苏运莹 “这首歌其实讲的就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很多事情只是在于选择,可能想要的东西太多,他们自己认为生活中在卷。Demo 是 Ice Paper 唱的,当时觉得这个男生的声音有点丧丧的小温暖,有点迷离,有点迷茫,看不到未来的感觉。我是一个非常的本能的人,这件事情会让我有愉悦感、有参与感,那我就会去做。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勇敢的做选择,想开就开,想关就关。” Ice Paper “创作开关这首歌初期的时候,我没有那个画面感的,但真的当我编完了前奏,编完了后面的,所有的乐器加进来了以后,我就闭着眼在那幻想着黑客帝国。我带上那个机器进入那个电脑程序里面,他是不会关闭的,在那个世界当中时间是不存在的。苏苏的唱法张力非常大,而我的唱和创作都很稳,所以苏苏的加入让那一层听起来很压抑、很暗的东西跳了出来。” 《冰》 裘德 “我刚看到这首歌的时候,就想到了一个行为艺术,叫做《徒劳无功》。艺术家把那个冰,放到城市里推他,最后在烈日下化成一滩水。既然它会消耗掉,那就好好享受触摸冰的那个过程。这首歌可能是把自己内心压抑的一些情绪表现出来。如果越压抑,越不说出来、不呐喊出来,就会越积越深,最后可能就无可救药。我平时是比较收着的,喊出来对我来说真的太难了,但是就尽量,其实还挺好玩的。” 康士坦的变化球 “这次的创作其实蛮特别,因为写词不是在我们身上,反而是要先写曲以及编曲。这首歌它其实一开始都是平平静静的,到后面我们觉得如果是正常主歌副歌的结构,它可能很容易就会在第一次的时候就把能量用完,到第二次的时候能量可能只能更高,但是这个效果会好吗?所以最后决定还是先把前面的能量慢慢累积,到最后的时候,一次全部爆出来。” 《另外一个梦想》 HUSH “因为去年我们都有巡演,从旅游,到巡演,到一直移动,到每一次唱一样的歌,那个新鲜感多寡。每天重复过着一样的日子,可能也会有一些你没有去尝试,没有去把握住的那个另外一个梦想。很久以前很意外的捡到了国国的笔记本,这次在写歌词的时候,翻到这个笔记本,突然有一种前面是他写的字,辗转了经过了那么多年,然后变成我拿来练字或写歌,很像交换日记的感觉。所以歌词里就有了“你还在写歌吗,你还在表演吗,你还在干嘛吗”,进到这种好像互相的关心或问候。” 曾国宏 “这首歌其实我们的段落很简单,就是所有的一切都是很平铺直叙。当然我们还是在音乐里面有设计,像弦乐的起伏啊,然后叠了很多很细腻的声响。其实是希望它就是有一点若有似无的感觉,有的时候觉得那个音可能会出现在这个地方,但其实不是。我们用这个方式,重新体现生活可能会带给我们的一些小小的惊喜或刺激。” 玛莎 “这几年的疫情,可能大家的生活都有点超出了原来对自己人生规划的想象。每个人其实都越不晓得,自己在这个世界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子的位置。在这首歌里,两个人虽然都是一样在合唱,会听到这两个人好像彼此在对话但问题是这两个人非常的疏离。所以后来我其实有特意,想要去强调那一种漂流和孤独的感觉” 《闪念》 周云蓬 “这首歌曲是个治愈性的歌曲,它虽然有点苦,但是它可以医治我们那个心灵上的这种创痛,是自救,也是救别人。本身可能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就是苦中作乐。在痛苦的基础上能表现得很快乐,这个是一种超越和这一种反抗,最终我们从这种深渊里,自己拯救自己。” 图灵音乐实验室 “一开始看到这个歌词的时候,我们是有一种感动在里面。所以我们在想,怎么样能够去放大那个感动。我们希望能够给大家有一种春暖花开的感觉,能够从里面看到那些美好和感动,和重新振作,重新再来的这样的一个状态。我们用了一个西方的相对遥远的,比如说一个巴洛克时代的作品,来去给他形成第一道,就像序幕一样。这个大幕拉开之前,你会很期待周老师的声音出来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 《这条小鱼在乎》 王OK “这首歌的灵感来源于一篇小学课文,在一个暴风雨之后,这个海滩上出现了几百几千条小鱼。然后就有一个人路过,他就看到一个小男孩,就捡每一条鱼然后把它扔回海里。他就说有这么多小鱼,你怎么救的过来啊,有必要吗?小男孩就拿一条,然后说这条小鱼在乎,然后再拿一条,说这条小鱼也在乎。很多事情,我觉得就是可能对于别人来说不重要,但对我们自己很重要,就是必须要在乎自己这条小鱼。” 洪佩瑜 “一开始,OK丢来的文字里有一段国小的课文,就是《这只小鱼在乎》。我好像会跟里面的小男孩做一样事情,只要有一个生命它是重要的,我就会想要去让它持续的存在。demo 出现后,我一直在听 demo 的时候,我就非常多次都很想哭,很像是一个很重要的人在我身边,一直提醒着我一些很重要的事情。我自己那个时候有回应她说一个人,她能够有想要去死的那个力气,她是不是也会相等的有力气,好好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终自由》 黄绮珊 “这首歌就是讲的一个关系如何相处,如何能和平。最重要是它在讲一些方向,和一些思考,一个醒悟的态度。就是人的心要怎么解决,不是要解决别人,是要解决自己。每个人都很想让别人关注自己,争夺的就是那个关注的主权。我们要完全放弃要改变别人、说服别人的这个想法,放弃心里的那个争夺。” 秦四风 “我不知道 JIHU 在一开始设定在亲情,但是这个不妨碍我创作。因为我把它广义地设计成,是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依赖关系,或者是挣脱关系,契合关系。JIHU 的声音一开始是比较小的,但是到最后他的声音非常大。他像是一个影子一样,然后逐渐显露出来,在一个人的背后逐渐跑到前面来了。他开始挣扎地是不是要脱出来。终自由其实是个体的思维,关键的解决办法就是你得让自己自由,你只能改变自己。” JIHU “肩膀上背负那个枷锁可能是我们的不同的亲密关系而带来的,我们总是容易把很多事情都理所当然化了,最遗憾的就是对方也是这样子的。秦老师在这首歌的编配上是非常克制的,它在很大段的时候都是一个钢琴,和小霞姐的人声在推动这个歌曲。我自己也是在一次一次的这种冲突之中,才又找到重新去剖析自己的这个决心,也从中找到了一些在自我伤害,或者在伤害别人的一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