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善良的我们 : 戏剧音乐设计专辑》

《不够善良的我们 : 戏剧音乐设计专辑》

“宇宙不会给我我做不到的事情。”《不够善良的我们》见证了蔡健雅首次为影视剧打造配乐,她在创作、编曲、制作、演唱之间辗转腾挪,游刃有余。剧集中,互为情敌的双女主上演“量子纠缠”般的爱恨纠葛,蔡健雅和导演徐誉庭从女性视角出发,挖掘角色内心深处的嫉妒、爱意、隐痛、欲望和梦想。蔡健雅把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倾注到故事之中,烘托剧情的同时,亦充分调度自己擅长的音乐元素呈现丰满而适配的听感。她在《Hey Hey You》中调度 Afrobeats 和雷鬼元素打造爵士 diva 风味,并在《Rebecca》中玩转摇滚元素,融会贯通多元曲风。Apple Music 也特别邀请了蔡健雅与听众和剧迷分享配乐和插曲的创作心路与制作故事。 制作配乐专辑与个人专辑有什么不同?创作思路、过程有哪些相异之处? “两者的出发点不同,配乐出于不同角色的故事,专辑出于我个人。配乐要根据情节以及戏剧的需求(来进行创作),(其功能)包括加强画面、加强角色等等。在制作配乐的过程中,首先要跳脱自己,客观地观察角色性格,但同时又要带入自己的生命经验——如果我自己(处于剧情当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感受? 这次做这个影集配乐,特别的地方是导演丢了很有弹性的一粒球,她希望为所有主角打造歌曲。我觉得这个想法很酷,一般配乐不一定会为角色打造歌曲。但有了这个概念,配乐就简单很多,可以延伸发展的空间也很多。 我尽量让歌里的所有配器都有各自可以说的话,这样我就会更精准地去选择乐器,去决定这首歌要多复杂或是多简单。每一个乐器的功能都很重要,不管是鼓还是吉他或是钢琴,每个乐器拆开来看,都是个体,都可以各自说故事。之前我做音乐时,让很多乐器加入进来可能只是为了增加(歌曲的)厚度,但(乐器的)线条感是不突出的。但当我要求每个(乐器的)分轨都可以使用时,就很挑战我如何精简又精准地选择(乐器),(把握好)见好就收的概念。” 与导演徐誉庭合作中是否发生过有趣的故事? “在脚本里,或在导演剪接完成的整个影集里,很多小小的细微故事都跟我的人生有很多巧合。像是两位女主角庆芬跟 Rebecca,她们生日是同一天,都是水瓶座上升双子座,跟我的星座一模一样。这部戏的很多设定都跟我的现实生活有很多重叠。剧本里讲的平行宇宙跟量子力学、量子纠缠,都是我生活中很相信、有在研究的东西。这并不是人们很日常会谈论的话题,但竟然有一个脚本围绕着这些关键字(展开)。我跟导演刚开始合作,在彼此不认识的情况下,还不知道彼此的工作模式跟逻辑,但我们很快就能互相理解,而且做到我们彼此都想要(达到)的程度,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合作。这些巧合、(与导演之间)种种的默契,都可以让我很放心,让我对我所做的每一段音乐很有自信。这会是很棒的一次合作。” 作为“配乐师”兼“歌手”,健雅在创作过程中是如何决定音乐风格走向的? “这几年在我自己的演出中,我都在尝试重新编曲,因此这个配乐任务,对我而言很容易。配乐过程我觉得很好玩,可以用不同的歌曲线条玩出不同的编曲,可能是从大调变小调,或是小调变大调等等。 像是《芬兰的拥抱》的编曲,因为戏剧难免需要磅礴大气的音乐,来衬托情绪最浓时的氛围,我跟导演讨论后,都很确定不用常见的弦乐铺陈。那应该怎么做呢?我像是突然回到以前很叛逆的状态,想直接打破一些传统概念,用电吉他来呈现那种很沉重的状态。完成后我还第一时间就传信息给导演说‘我们做到了’,导演也说她第一时间收到歌的时候,人在路边等公交,被音乐感动到边听边流泪。 读本的时候,我跟导演会默契地决定这段要什么样氛围的音乐。这次所有的配乐、整体的音乐风格,其实都是我擅长(的领域),也(运用了)出道至今累积过的元素。这是个很好的时机,让我想到原来我经历了这么长的音乐旅途!现在这时候,我可以很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些经验来完成配乐。” 最后请健雅推荐几首歌曲,或分享一些制作过程中有趣的幕后故事。 “我非常喜欢专辑开门的第一首歌《Bloom Again》,这首配乐的灵感是来自于《善良的我们》的编曲。当时《善良的我们》的钢琴已经弹得差不多,但我总觉得 outro 结尾好像少了一些高级感,就多加了几句 piano trills(钢琴颤音)。后来导演听到那几句加的小旋律说‘好喜欢’,她提出想用它延伸出一个配乐,主题为‘花开了’。因为有一集,庆芬望着一盆已枯萎的花,突然看到它又长出花苞,就写出了《Bloom Again》那段钢琴,想营造一种春天的气息,小鸟蝴蝶轻盈飞过,好像在等待花开的那瞬间,也等待着什么。我自己很喜欢《Bloom Again》,觉得很适合当专辑的第一首开场曲,带听众走进《不够善良的我们》的故事里。 这次每一首歌都是为不同角色写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处于不同的时空背景,听完歌曲后的感觉也会不同。我在(人生的这个阶段)遇到这次工作时机很适合。这些角色经历过的事,我也曾经历过,我不是只是把一首歌贴在一个角色身上,我可以透过音乐跟这个角色对话,因为我知道,我曾经是他(她)。 就像我跟徐导演,都是经历过大半人生的人。因为有时间跟岁月的经历,你可以把这些经历转化为知识。我可以写出这些音乐,是因为我曾经是你们。这次的作品算是结合了我和导演作为女人在这个年龄阶段所拥有的智慧!”

选择国家或地区

非洲、中东和印度

亚太地区

欧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美国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