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盛希:希有另類歌單

Apple Music
孫盛希:希有另類歌單

「沒有辦法用一個或兩個風格去歸類的,這個應該就是另類的定義吧。」孫盛希告訴 Apple Music,而她從大學玩團搖滾咖、典型華語流行,再唱到《希遊記》與《出沒地帶》兩張幾乎跳脫傳統意義流行樂的作品,多重且不停變化的音樂風格與想像,也讓她成為得以拿捏主流與另類間平衡的藝術家。適逢「另類音樂破格之聲」專題,孫盛希除了用一路走來聽見的驚艷旋律親自編排歌單,也將透過獨家專訪,分享另類元素如何影響她的音樂創作,還有其如何滲透 R&B 與靈魂樂這兩個與她切身相關的樂風。 「以我的認知來說,另類流行是包含多種元素、無法用單一類型歸類的流行歌曲,也許有著洗腦的旋律,但是在段落安排或編曲、音色、Vocal、混音上都有讓人猜不到的驚喜。」正如孫盛希對這張「希有另類歌單」的介紹,裡面如 IU、Adele 或方大同等東西方流行明星,都正透過曲風融合、特別的元素來改變流行歌的長相,「就是他明明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歌手,像 IU、KAI、HEIZE、BIBI 都是,那他們有做一些可能大家沒有想過的東西,就我覺得很多面向可能是來自於編曲,編曲跟旋律的走向也是。」 這也影響了她對音樂的想像,王詩安的〈明天〉即為一例:「這首有她母親以傳統戲曲的方式 featuring,覺得很特別、前衛又很有意義,完全沒想過這些元素可以融入流行歌曲裡。」又或者談起兒時偶像超級男孩的〈It's Gonna Be Me〉:「旋律的情緒和機器人一樣的效果和轉音抓住了我的耳朵,現在回想這樣的歌曲都變成了我唱作的養分。」 攤開孫盛希的聆聽體驗與音樂歷程,中學時代在 KTV 會唱申彗星、Big Mama 等韓國歌曲,但她並沒有特意去留意自己是否在唱 R&B 歌曲,到了大學與好友組團,則聽起更多「偏樂團掛的」、「比較 funky 的東西」。她真正意識到自己在做、在唱 R&B,孫盛希則認為是由她親任製作人的專輯《女・人 Woman》開始,當中與 J.Sheon、剃刀蔣合作的〈闖空門〉不僅讓她學習到了編曲中的細節,也啟發了她往後創作的方向:「我的唱法一直都是有 R&B 這個東西,大概是那個時期,我有發現很多東西都變得比較細緻吧。」此外,她也發現音樂越做會越去發現從來沒有發現過的東西,一種「越鑽越深的感覺」,幾乎跳脫流行範疇的《出沒地帶》或許就是如此思考下的產物。 擔任製作人也是她與唱片公司爭取而來,「覺得好像如果我要找到自己的風格,自己的聲音,好像就要應該要製作,因為製作是可以控制整體方向的人,那我就選擇這件事情。」另類音樂也如孫盛希所說,更強調找出自己的聲音,不過她也不避諱借鑑、學習流行音樂,再從中找出表現自我的方法,例如〈有多美麗〉便想像自己若是田馥甄會怎麼做歌、〈自然凋謝〉則想著如果是林俊傑會怎麼樣寫歌,「吸收到的所有的東西都濃縮在那張專輯 (《女・人 Woman》) 裡面」;另一方面,她在創作時,也展現了與另類音樂不謀而合的反骨精神,「就是明明自己想要寫出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歌曲,但自己好像又放掉這個路線,就好像是我的血液裡、我的身體裡在抗拒某一件事情。」 成功將這樣的「抗拒」融合到流行音樂之中,是孫盛希的可貴之處,若以《希遊記》當作孫盛希音樂的分水嶺,在《希遊記》前的音樂偏向更主流的聲音,《希遊記》之後的《出沒地帶》多元的編曲、細節,被視為一張新潮的 R&B 作品,這樣非主流的嘗試,反而獲得了獎項與樂迷的喜愛,對於主流和非主流的模糊界線,她分享道:「華語流行音樂裡面的 Soul、R&B,太去專攻流行這件事情。因為連我自己都也是——我要很好記的旋律,很好記的副歌。」她補充:「希望我們都可以不用去害怕沒有人聽這件事情。」 女力在另類流行領域中不只是口號,國外如 Billie Eilish、St. Vincent,或者歌單中的蔡依林、魏如萱,都透過自我表達來展現另類流行中的真我面貌,以及屬於女性的聲音。孫盛希也在《女・人 Woman》中透過胸罩、生理期或女性情慾的意象,來表達「女生亦人」的思想:「我把身為女生的感受都融在那些歌曲裡面。」她也欣賞 BIBI 與 Karencici 這樣引領女生前進的時尚 icon,「然後會想要可能跟著她們的腳步之類的。」 即使孫盛希在華語 R&B 領域獲得了一定的成績,也讓人期待她之後能達到何種高度,但她骨子裡的 indie、樂團魂似乎仍然在燃燒,例如椎名林檎與東京事變這樣打破流行與另類疆域的音樂人,便讓她說出「哇!原來有這樣的團,有這樣的女生」。參與滾石撞樂隊的樂團翻唱華語金曲企劃,以樂團形式演出張震嶽的〈分手吧〉,說出:「但總有一天我一定會做樂團」的宣言,更令人好奇她是否想回到「起點」,重拾樂團主唱身分,「我原本今年就本來想做這件事情,但是覺得好像還是可以再往後一點,就是再做一次自己的專輯,然後再做別的東西。所以今年還是會專注在自己的作品。之後有機會的話我會想要再去玩 (樂團) 吧。」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