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ood Witch

The Good Witch

2021 發行了首張專輯《You Signed Up for This》後,Maisie Peters 卻深感失落。「對我來說那真是一段奇怪的時光。」她告訴 Apple Music:「我對這張專輯感到非常自豪,我在專輯上花了那麼多心血,但當它完成後,卻很難接受它已經完成的事實。我不知道接下來自己該做什麼。」於是,這位作品豐富的創作歌手直接回到錄音室,挖掘了許多可以下筆的素材:一次轟轟烈烈的失戀、小心翼翼重新振作的過程以及 2022 年的巡演等。就在演出和演出之間,她便抽空寫完了第二張專輯。「我有很多話想說,你可以理解成我正經歷一場個人危機。」她說:「我想把這些事情寫下來,關於我的感受和我的遭遇。我只是想實話實說。」 當 Maisie Peters 這麼說的時候,你知道她是認真的。以坦然直率著稱的她帶來第二張專輯,透過〈Body Better〉詮釋極度不安全感,〈Want You Back〉講述對方傷害了你而你卻想念他的心情,〈Two Weeks Ago〉則希望回到這一切發生之前。然而,其中也有雨過天晴的風景,像是 Peters 在令人心痛的〈There It Goes〉道出時間的療癒力量,她也正緩緩向前走,意識到獨自一人其實過得更好。伴隨著充滿自信而感染人心的 Synth-Pop 樂聲與溫柔的鋼琴抒情曲,以及受 Shania Twain 和 Britney Spears 啟發的迷人金曲,她真誠地唱出了自己的故事。「這是我 2022 年人生重要的一課。」接下來,Maisie Peters 為我們詳細介紹專輯的創作過程,以及她在啟發這張專輯的 12 個月裡,學習到了什麼。 這張專輯也告訴我,我不會永遠這麼難過。 「Lucy Dacus 在〈Night Shift〉這首歌中唱道:『五年後,我希望這些歌變得像是翻唱曲。』在某些階段確實會有這種感受──而你甚至不敢相信自己有過這樣的心情。我發行〈Two Weeks Ago〉時,已經是我寫好這首歌的一年後了,這首歌精準反映了我當時的狀態,就像照抄了我腦中的想法。所以當我心境已經改變時發行這首歌很有趣。我能認出歌裡的那個我,我也很喜歡寫出這首歌的那個女孩,那有點像是你的一個影子自行離去了。這張專輯是勾起我過去回憶最酷的方式──它提醒我那是我人生中的一個時期,而我已經走出來了,也很感激有過這些經歷,但我不會想念它。」 我需要一首劃下句點的歌。 「〈There It Goes〉就像〈Two Weeks Ago〉的姊妹作,它就像我腦海的另一張截圖。當時我剛結束巡演回到倫敦,在家中辦了一場派對,還去上瑜伽課想讓自己好起來。我們在牆上掛了畫,我也去約會了。這首歌對我很重要,因為這整張專輯反映了我的人生,而我需要一首歌來劃下句點。我不能讓這張專輯沒有一首歌來提醒我、也告訴大家,這一切終有結局。這首歌有段歌詞是:『解脫的來臨/我跟女孩們一起練瑜伽/我醒來發現已經十月了/失去我是你的損失』(The comedown of closure/The girls and I do yoga/I wake up and it’s October/The loss is yours)。忽然間一切都以最好的方式顯得有點無聊了。你不再憤怒、不再怨恨,你只是去做瑜伽和散步。能夠談論這首歌讓我覺得很感動。我還學到,你可以拒絕改變,想著:『除了傷心我不想有其他感受。我只想永遠這樣,不管是好是壞。』但事實是,你就是做不到。總有一天你會醒來,然後發現你不再傷心了。而這是件好事,順應變化是件好事。」 你愛的人並不是你的全世界。 「專輯中有首歌叫〈Coming of Age〉,它講的是……該怎麼說呢……是關於有時我會為大家ˇ帶來魔法。我以為是這些歌有魔法,但其實不然:是我把它們寫出來、或者把它們創作出來的。我把所有希望和夢想寄託在它們上面。而這首歌對我來說,是關於了解到我才是真正擁有魔法的人。雖然還有另一人的存在,但是我讓這一切變得如此特別、如此閃亮而美麗。這張專輯中還有一句我經常想到的歌詞,是在〈BSC〉中我唱道:『我可以把你寫進歌裡,也可以寫歌來把你忘掉』(I can write you out the way I wrote you in)。這並不代表這個人不好、沒有教會我什麼。但也要知道這個人並不是你的全世界,你才是自己的全世界。」 如果有人對你說,他希望你永遠在他的生活中,那就快跑吧! 「有次我跟朋友聊天,我們其中一人就說:『下次如果有人說,我想要你永遠在我的生活中,但卻又表現得差勁透頂,那我們就要閃人了。』那次聊天過後,我在 2022 年 1、2 月的時候跟好友 Ines Dunn (創作人) 一起寫了〈Run〉這首歌,我們就以那句話來發展。在我心中,我已經不再為這件事傷心了──我只是想從中汲取教訓。我真的很想把這首歌寫好。我一直拿 Britney Spears 和〈If U Seek Amy〉來參考,我想做首像 Britney 那樣的歌,或是像 Gwen Stefani。」 有些關於人生某個時刻的歌只能寫那麼一次。 「第一張專輯有首歌叫〈Brooklyn〉,而這張專輯的〈The Band and I〉對我來說就像〈Brooklyn〉的第二部曲,因為我記得當我想把那首歌放在第一張專輯時,有位跟我一起工作的人說:『這首歌這麼特定的情境,我不確定是否適合放在專輯裡──誰聽得懂呢?』不過這些是最重要的歌曲,對我來說,我必須把〈The Band and I〉放進這張專輯,因為巡演跟我這一年的生活密不可分,這首歌捕捉了我再也無法重現的時刻。」 我了解到能實現九歲時的夢想,這件事有多麼特別。 「〈The Band and I〉有句歌詞我唱道:『小時候這是我們遙遠的願望/現在我們就活在夢想裡,我希望我們永遠不要醒來』(It was a far-flung wish when we were young/Now we’re living the dream and I hope we never wake up)。我想到坐在巡演巴士上的這群人 (Peters 與她的樂團),我們能夠這麼做真是太搞笑了,我能像這樣做音樂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有時候我覺得自己要被這種壓力壓垮了──這種極度幸運的壓力。我怎麼能夠實現夢想呢?這首歌,我想是專輯中我最喜歡的一首,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我大概不會建議靠寫專輯來走出失戀,但我願意再做一次。 「我寫歌絕對不是為了宣洩情緒,我寫歌是想要記錄,這是蠻有用的方式。另外──我很抱歉這麼說,我真的很抱歉──但關於失戀我沒有好的建議,你就是無法加快走出來的速度。在失戀當下,你會感到痛苦和悲傷,你會想知道這麼難過是為了什麼。不過,我自己的感情不順,讓我做出了這張專輯。我對自己有了更多了解,我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每次寫出我深愛且相信的作品時,我就對自己又多了一分認識。這是最棒最酷了禮物了,所以我願意再做一次。」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