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r

Lover

与两年前《reputation》以实验性的黑暗、阴郁风反击舆论刻薄,昭示“没有人能在我的战歌里打败我”不同,Taylor Swift 的声音在《Lover》里更像是于心灵净化中自然回溯与演变,在一派轻松的氛围里显得熟悉又新鲜。在这张专辑中,四位制作人协助 Taylor Swift 用声音搭建起自信而又坚定的气场,接续《reputation》“灾后重建”般,铺设出一条冒着粉色泡泡向光而行的新路途。《Lover》的主要音色来自 Taylor Swift 的长期合作者、制作人 Jack Antonoff,善用的梦幻清新的合成器,辅以八十年代标志性的鼓点,使流行曲调充满低音脉冲音效与混响节拍,这正是逐渐将创作重心由歌词转向旋律的 Taylor 尤为看重的。专辑同名主打作品《Lover》由于将播放场景设置在七八十年代的婚礼现场,呈现出复古又温馨的基调,在从原声吉他、立式钢琴到 Paul McCartney 的提琴贝斯启发出的贝斯旋律线下,这首情歌奔向了永恒。当然,作品中也少不了关于甜蜜爱恋的(《London Boy》),这首自带光晕、直接指向英国演员 Joe Alwyn 的歌,是对唱衰恋情的人的回应。 由 The Chicks 倾情和声的民谣《Soon You’ll Get Better》在班卓琴弹拨中讲述母亲 Andrea 与癌症的抗争,回到乡村和蓝草,Taylor 虔诚地祈祷“很快你就会好起来的”。虽然整张专辑带劲儿的歌不算多,但跃动的朋克流行《Paper Rings》和合成器流行曲《Cornelia Street》也足够将能量一面全释放,让情绪随着乐段跌宕起伏。 无论是为边缘群体权益发声(《You Need to Calm Down》)、抨击父权制度(《The Man》),还是直指黑暗时代的偏狭之徒(《Miss Americana & The Heartbreak Prince》),Taylor Swift 都在《Lover》中以更清晰与成熟的视角再一次向光明与爱的主题迈进,这或许,标志着 29 岁的她正准备好拥抱更多的自由意志,进入生活的全新阶段。

选择国家或地区

非洲、中东和印度

亚太地区

欧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美国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