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s My Utopia?

Where’s My Utopia?

英国利兹摇滚乐队 Yard Act 在创作第二张专辑之初,意识到他们以前过于克制,这次必须大胆放手。“我们当时为《Fizzy Fish》加入了一些嗡鸣和合成器音效,那是为专辑写的第一首歌。有人提出我们没法现场表演这首歌。”主唱 James Smith 告诉 Apple Music,“但我们很快就统一意见,应该以后再考虑这个问题。一旦我们不去琢磨怎么去表演的问题,专辑的方向也就豁然开朗了。”这种魄力正是《Where’s My Utopia?》的核心。在 2022 年首张专辑《The Overload》活泼的后朋克风格基础上,新作迸发出千变万化的流行色彩,融合了 Gorillaz 遇上 Ian Dury 式的未来 Funk,亢奋的艺术摇滚,冲动的 Disco Punk 和激烈的独立音乐元素。 这张专辑正如名称“哪里是我的乌托邦?”所问询的,记载了 Smith 在实现梦想后找寻意义的旅程。《We Make Hits》首先写的是 Smith 和 Ryan 如何创建乐队的故事,他们以此宣布:“我们永远满怀抱负,永远想做更了不起的音乐。”然而《An Illusion》却揭露——身处一支成功的乐队并不能解决他的问题,沉溺于酗酒的幻境、对自己的颓废感到愤怒,这些并不会自然而然化解。他在专辑中找寻解决办法,比如因为超负荷的工作导致状态太差,觉得搞砸了 2023 年初在博格诺里吉斯的演出,于是他重振旗鼓,以《Petroleum》做回应,“这首歌让我重新点燃了现场表演的热情,我已经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用一场可以让我感到满意的表演去把它们呈现给人看。”这指向专辑所表达的核心——“我发觉自己从少年时就一直想要的东西并不能奇迹般地解决我人生中的全部问题。”Smith 解释道,“它想表达的是人人都会遇到问题,无论他们处于什么境况。我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是不是我们自找的,因为生活本不该这么难。”这段叙事通过 Smith 标志性的幽默娓娓道来,但也伴随辛酸,歌曲奔放的 hook 比首张专辑还要精彩。 “儿子出生后,我更加频繁地回忆童年,还会想象他处在我自己当时的处境里。”他从自己的童年取材,写下《Down by the Stream》,同时他意识到,“如果我想触发乐迷的共鸣,我应该写出我自己糟糕的一面,强调我不是无辜的。所以这首歌是让大家知道,和所有人一样,我也可以是个混蛋。”他反思因为事业而把家人抛在一边,以《The Undertow》向妻子致谢,感谢她一直支持自己,从不动摇。而这两首歌也暗藏关联,他解释:“《Down by the Stream》从溪流开始,之后汇入大海,那里有鲨鱼逡巡。我们就在《The Undertow》里进入了大海。溪流指的是长大成人的旅程,而大海则是暗喻浑浊的成人世界,你要独自面对这片可怕的大海,被这一行的暗流卷入。”Smith 进一步介绍歌曲之间的联系:“从《The Undertow》到《Grifter’s Grief》是一段叙事弧线,讲述了我在 Yard Act 里获得的成功。而《Fizzy Fish》说的是我学着适应新的关注,面对新的自己,探问我是否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是好还是坏?以及做这个面向公众的工作,我必须戴上新的面具去应对,因为我不想太暴露自己。但说到底,我做音乐的全部原因就是和人建立共鸣。” 许多人说“噢,Yard Act 是个搞笑乐队,他们从不会太严肃”,Smith 对此回应:“我们确实不会那样,因为本来也没有太严肃,但我们也有‘悲伤小丑’情结。”他们试图证明自己也会有喜怒哀乐,于是以《Blackpool Illuminations》表示“我们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做出严肃的歌曲”,这首歌记录了他从孩童到成为父亲的旅程,看着自己过去留下的脚印与未来交叠在一起。Yard Act 的严肃也表现在关注地球环境变化。《Grifter’s Grief》“讲的是我现在的工作就是到大型演出场馆里用大量的电,坐飞机、坐车、坐船到出巡演,自私地赚钱,不顾地球环境的恶化。”Smith 反思的同时也投射了新的希望,他称《A Vineyard for the North》是专辑最后的希望之音,“我读过一篇文章,说法国葡萄园主已经开始在英格兰南部购买土地了,因为全球变暖,英格兰南部现在非常适合培育酿香槟酒的葡萄。于是我想象随着气温越升越高,香槟产区也在英格兰一路北上。这听起来有点绝望,但更多的是关于人类的本性,以及我们适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答案不是开始在英格兰北部买葡萄园、种葡萄。重要的是世界会改变,我们必须适应它,而且永远会有希望,我们会找到办法。”

其他版本

选择国家或地区

非洲、中东和印度

亚太地区

欧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美国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