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TER

LETTER

想同時在古典樂和嘻哈圈中如魚得水,Sofiane Pamart 可說為數不多的其中一位。他不僅曾在法國里爾音樂學院精進琴藝,也與眾多法國頂尖 Rapper 合作。像是 2018 年和比利時饒舌歌手 Scylla 合作的專輯《Pleine Lune》,鋼琴細膩傾訴配上 Scylla 質樸聲線的完美結合,大獲好評。「跟饒舌藝人一起表演時,讓我感到非常自由。」Pamart 告訴 Apple Music。他在最新個人獨奏作品《LETTER》中,也把這份自由貫串專輯,充分展現他對電影原聲帶、法國香頌及蕭邦的熱愛——像在〈SOLITUDE〉、〈ALBUM〉等曲目便能聽出端倪。「在蕭邦最鼎盛的時期,他的音樂相當純粹。」提到這位 19 世紀浪漫派鋼琴家時,Pamart 說道:「他能夠寫出非常簡單的旋律,雖然這些旋律圍繞著豐富的內容。」

Pamart 在這張專輯裡致敬了蕭邦的這份簡單純粹,有著近乎孩童般的天真。透過以單字為標題全篇曲目,專輯拼湊出一個完整的句子,是他想對樂迷傳達的感謝。如他所言,他的樂迷「將我從永恆的孤獨中拯救出來」,緣起於 2020 年的一個事件:當時他的現場演出因疫情封城被迫取消,於是他邀請樂迷獻上投票,為他決定演奏曲目。儘管發行《LETTER》的 2022 年,世界與彼時相比已和緩許多,這張專輯仍讓我們有機會一探 Pamart 以琴聲交織的內心世界。「我想做一張專輯來述說自己的生命故事。」他說:「從我年紀較小的時候,就開始受到很多偉大作曲家的啟發。我想,你們應該能在每一首曲子裡聽到他們的影響。我希望大家可以從第一首到最後一首、照順序聽完這張專輯,就像看電影一樣。」以下,Pamart 將逐曲為我們介紹《LETTER》。
 〈DEAR〉 「〈DEAR〉就像電影開場,好像在說『很久很久以前』。在我的想像中,裡面有個人正拿著鉛筆在本子裡寫字。而隨著音樂開始起舞,那枝鉛筆也在紙上舞動了起來。這首曲子非常私密,但也同時不斷向前邁進。」 〈PUBLIC〉 「這首好像一支舞——拉丁音樂、探戈和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樂團給了我很多靈感。〈PUBLIC〉是我和歌迷之間的對話,我想,你們應該可以感覺到那股吸引力。」 〈YOUR〉 「這是專輯裡數一數二神祕的一首曲子,好像某個屬於你的東西,對你來說很珍貴,所以你把它藏起來,不想分享給別人。它很像〈PUBLIC〉的二部曲,事實上,你可以把它們當作同一首作品來聽。」 〈LOVE〉 「〈LOVE〉是所有曲目當中最浪漫的一首,我想用這首曲子來表達遠距離戀愛的力量,因為身為一個藝人,我總是和我愛的人距離很遠。不過,我同時也覺得他們好像一直都在我身邊。」 〈SAVED〉 「這首是〈LOVE〉的另一個版本。當我想到那些需要治癒的傷口時,就很喜歡彈奏鋼琴的超高音域,聽起來非常輕快,就好像音樂盒。感覺像是你跌倒的時候,媽媽就在身邊照顧你。你可以在這些非常高音的音符之中找到慰藉。」 〈ME〉 「〈ME〉感覺是一趟向內自省的旅程。這張專輯裡其實有三首這樣的作品:〈ME〉、〈I〉跟〈SOFIANE〉。我在〈ME〉裡用的和弦是我自己很喜歡、很常用的,也能表達出我的心聲。這首的主題是火、熱情,還有瘋狂。當我越是去彈奏這個主題,就越是抓狂!我的腦袋會一直想到這些事,一直、一直想。我想,如果我們越是質疑自己,就越容易把自己逼瘋。我覺得這整件事很有趣、很有藝術性。」 〈FROM〉 「這首曲子提出一個問題:我們從哪裡來?我想要用一種非常細膩、同時又很神祕的方式來傳達這一點。」 〈SOLITUDE〉 「孤獨帶有一股非常誘人的魅力,但同時又會讓你想要逃開。這就是為什麼我會用華爾滋的風格來寫這首曲子,因為我們就好像在跟孤獨跳舞。而且我真的覺得,蕭邦的某些音樂也帶有這種元素。」 〈FOREVER〉 「我是在越南寫出這首曲子的,當時用的直立式鋼琴稍微有點走音,唯一能用那台鋼琴彈的,就只有一些鋼琴酒吧風格的曲子。而這就是我創作這首曲子的方式,非常寧靜、平和。我也記得,當時我的經紀人正在抽一支大雪茄,我們一起喝威士忌。整個就是很祥和。」 〈SINCERELY〉 「我的妹妹 (Lina Pamart) 為這首曲子拉奏小提琴,我想不到其他能比和自己的親妹妹一起詮釋歌曲更真誠的方式了。我時時刻刻都把我們的家族歷史放在心上——當年,我爺爺來法國當礦工,而驅動我們家繼續延續的,正是他的刻苦和努力。我想要做一首曲子來表達一個非常高貴的境界,而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抵達那種境界。我們可以拿這首曲子來當作我們家的電影原聲帶。」 〈SOFIANE〉 「在做這首的時候,我先用一台鋼琴錄了一遍,接著再用另一台鋼琴幫它加上另一個聲道。這首曲子原本也可以叫做〈SIGNATURE〉,而不是〈SOFIANE〉啦。它就像是一段生命的最後一首曲目。我希望能想像出一個非常高貴的境界,而且同樣帶有一些刻苦掙扎,卻又同時富有希望。」 〈P.S.〉 「以上,句子已經結束了,但我還想要再寫一些其他東西。所以我就加了一個〈P.S.〉(備註)。那時候,我想寫一首曲子來述說一段邁向新開始的旅程,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在這首裡面加入更多特效。我想要表達的,是穿越時空、進入另一維度的旅程。」 〈I〉 「〈I〉跟〈ME〉很類似,因為雖然我找到另一種探索自我的方式,但這首曲子的主題其實也是一樣的:熱情與火。」 〈WROTE〉 「當我小時候在學一些作曲家的音樂的時候——包括布拉姆斯——我想像中的他們是非常有智慧的老人,人生歷練非常豐富,並把那些經驗都寫入他們的音樂,就好像他們拿起鉛筆、把自己的冒險一一寫下來那樣。而我在這首曲子裡想像的人是布拉姆斯,這位非常有智慧又冷靜的老人正在思索生命。」 〈THIS〉 「我想把〈THIS〉寫成一首溫柔、簡單的曲子,希望它能為人們帶來慰藉、不要問太多問題,就是這麼簡單。」 〈ALBUM〉 「這首曲子就好像這張專輯的縮短版——你也可以說它就像電影預告片。這首音樂引領你穿越神祕、冒險、憂鬱,而這一切都是以蕭邦的風格呈現。」 〈IN〉 「我向來喜歡試著用感受、情緒和故事來描述我的音樂。我盡量不會去想它背後的技術理論,因為我覺得很重要的是,音樂應該是指向內心的。所以,這首作品的主題就是在生命中學習新事物,還有如何透過學習來找到自我認同。」 〈ASIA〉 「如果我們說〈DEAR〉是『很久很久以前』,那〈ASIA〉(亞洲) 就好像整個故事的結尾、童話故事的結局。然後我希望它是一個問題:這是一場夢嗎?我覺得亞洲很迷人,它本身幾乎就像是一場夢。我覺得,如果從你的家鄉出發,每當你越走越遠,你就越容易會對一切事物感到驚豔,這就是為什麼亞洲對我來說如此有魅力。而這首終曲幫我為那種感覺做了一個很棒的總結。」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