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 Session: 汪月含

Classical Session: 汪月含

近年来逐渐活跃的钢琴家汪月含,以研究和演奏早期钢琴和历史乐器而独树一帜。在现代钢琴诞生之前,早期的键盘乐器无论在机械结构、声音性能还是演奏技法上,都与今天的乐器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也是早期钢琴吸引汪月含的关键。 在为 Apple Music 古典乐录制的 Classical Session 里,汪月含选择了四首自己从小就偏爱有加的作品。这些旋律早在她学习钢琴之前就已经印刻在了她脑海深处,音符之间有着静水流深般的美感与力度。更为重要的是,从 18 世纪末的贝多芬《C 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到 19 世纪 30 年代左右的舒伯特《降 A 大调即兴曲》、肖邦《升 C 小调夜曲,遗作》与门德尔松的《升 F 小调威尼斯船歌》(选自《无词歌》),这四首作品的创作恰好见证了键盘乐器发展历史上的巨变年代——从 1798 年到 1835 年,钢琴制造从全木质的古典主义时期钢琴转变到有金属架和双擒纵结构的浪漫主义时期钢琴。为了这次录制,她特地选用了一架自己新近拥有的浪漫主义早期钢琴——一台 1819 年的格拉夫复刻琴。“1819 年的格拉夫钢琴正好处于转型前,它同时拥有古典时期的清晰透明和早期浪漫主义的柔美抒情。”汪月含说,“在准备录音的过程中,我更加清晰地体会到了乐器音色对音乐审美的巨大塑造力量。”她介绍,这场 Classical Session 也是这架钢琴的第一次亮相。 事实上,无论是贝多芬的《C 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还是肖邦的《升 C 小调夜曲,遗作》,汪月含都曾分别在 18 世纪钢琴和现代钢琴上演奏过。“我脑海中至今还保留有晚期浪漫主义钢琴声音的痕迹。”她分享道,“不同钢琴所拥有的不同特质会使同一首作品产生不相同的气质,或者也要求演奏者在不同乐器上采用不同方式去诠释。所有由乐器差异所造就的点令人着迷也令人抓狂。”在汪月含看来,这四首作品会唤起她生命中关于许多重要时刻的记忆,同时记载了录音时刻的完整自我。“希望这些伟大美好的音乐作品,再添上一点点 19 世纪初钢琴音色和我的印迹,通过 Apple Music 古典乐继续产生新的故事。”汪月含说。

选择国家或地区

非洲、中东和印度

亚太地区

欧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美国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