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tók: Concerto for Orchestra

Bartók: Concerto for Orchestra

「這就像是一見鍾情,雖然很少會發生,但是我們一拍即合。」指揮家 Karina Canellakis 談到她 2018 年 3 月第一次與荷蘭廣播愛樂樂團合作的經驗時,告訴 Apple Music。如今她已是樂團的首席指揮,也一起發行了幾張協奏曲專輯作品,但是對 Canellakis 來說,他們新發行的巴爾托克《管弦樂協奏曲》,才真的是第一張完整的專輯,其中表現了指揮和樂團之間的緊密關係。 Canellakis 決定要錄製巴爾托克這首宏偉的管弦樂作品時,非常清楚在製作上會遇到的困難。她說:「這部作品很難指揮,有各種不規則的節奏。也必須將拍子的轉變內化成舞蹈節奏,而不只是單純以樂理、技術去達成,所以比起莫札特或貝多芬的交響樂,需要更長的時間去吸收。」Canellakis 練習與演出這首協奏曲已有 25 年左右,她表示這讓她很清楚音樂上容易出問題的地方:「例如說,終曲樂段充滿著讓人興奮的喧鬧能量,但因為情緒和整個人都在指揮台上,很難克制不用手勢來做得更激烈,所以當管弦樂團火力全開時,你身為指揮反而要更簡約,並在風暴中保持平靜。」 她補充道,某種意義上來說,巴爾托克的《管弦樂協奏曲》是一部管弦樂的展技作品,讓獨奏家和管弦樂團能夠表現技術。但她也強調,這部協奏曲也是一部自傳色彩濃厚的作品,描寫巴爾托克與世隔絕時的內心感受 (他在 1940 年從戰火中的匈牙利移民到紐約),以及他一生中的病痛。Canellakis 說:「在協奏曲中的某些片段,我們可以直接看到他的絕望和渴求,以及他個人所身陷的極端黑暗。以這個面向來說,中間的樂章《輓歌》是這首曲子的核心,你可以聽到這些非常熱情、充滿渴望的旋律。」 Canellakis 選錄了同樣潛藏著黑暗元素的《Four Orchestral Pieces, Op. 12》來搭配《管弦樂協奏曲》。這部作品在 1921 年完成,比《管弦樂協奏曲》早 20 年,但她認為這部作品絕對不是「早期的巴爾托克」,因為在音樂中你已經可以聽到「一位很偉大的作曲家」。這兩部作品對樂團來說都是相當艱鉅的挑戰,而對於荷蘭廣播愛樂樂團應對的方式,Canellakis 感到非常開心。她很興奮地說:「他們看起來當然沒有覺得太困難。我很喜歡這個管弦樂團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們很聰明,而且有效率。他們大約可以在一天之內理解所有部分,並且達到一個既能盡情演奏又能放飛自我的境界。」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