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搭错车》原声大碟

电影《搭错车》原声大碟

校园民歌时代,台湾当时的歌手倾向于演绎风花雪月、鸳鸯蝴蝶,苏芮是个例外。曾于民歌西餐厅等地驻唱的她钟情于黑人灵魂唱腔,有爆发力的嗓音,单刀直入的呐喊,为她确立蓝调摇滚歌手的定位,也掀动了乐坛。 1982 年,罗大佑凭借一张《之乎者也》有意识地与校园民歌时代的自己进行“切割”,将更加现实主义的生活故事与真实情感推到主流舞台上来。而《搭错车》这张原声大碟紧随其后,整张专辑辅助着电影剧情,将人世沧桑、父女亲情的概念贯穿——子欲养而亲不待之痛、退伍老兵与底层民众之悲苦、商业社会急剧发展中的矛盾冲突都跟随光影与音乐逐一展现,直面人间的阴晴圆缺。作为苏芮的首张国语专辑,《搭错车》集结李寿全、罗大佑、陈志远、梁弘志、侯德健、吴念真等人参与创作制作,以令人赞叹的全大师阵容塑造乐坛经典。苏芮凭着标志性的一袭黑衣唱响澎湃苍凉的摇滚,丰沛声线迅速在台湾乐坛树立起富有棱角、激情澎湃的形象,推进了乐坛和流行市场的多元化。这张专辑堪称中文流行音乐史上的里程碑,与罗大佑的《之乎者也》一同被视为校园民歌及现代流行歌曲风格的时代分野。 恢弘大气的纯音乐《序曲》作为专辑的 Intro,奠定了悲而不伤的凛然气韵。高音澎湃的重金属摇滚《一样的月光 I》、深情大气的《是否》、爵士风味松弛明亮的《把握》,为专辑树立起爽朗利落、磅礴深沉的听觉风格。纯音乐的《请跟我来(配乐)》成为专辑上下部的分界线,在缓解听觉疲劳的同时,将情绪再度转移至低沉、悲怆上来。专辑的后半部分由传唱不衰的电影主题曲《酒矸倘卖无》领衔,闽南语俚语“酒矸倘卖无”意思是说“有空酒瓶卖吗”,由音量宏大的弦乐组打底,一声声高亢嘶吼的“酒矸倘卖无”牵扯着对父亲的思念,而苏芮身后的女声合唱如同古希腊戏剧中合唱团的旁白,充满了对人事代谢、沧海桑田的叹息和无奈。专辑发行 40 年,幕后大师梁弘志、陈志远等人早已作古,但收录其中的歌曲始终维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酒干倘卖无》曾斩获香港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被叶倩文、庾澄庆等人数次翻唱;《一样的月光》获得金马奖最佳电影插曲奖,迪克牛仔、动力火车亦有经典翻唱版本;《是否》曾在贾樟柯的代表作《站台》中再度出现,几十年如一日地诠释着小人物的挣扎与内心情感的变迁。

选择国家或地区

非洲、中东和印度

亚太地区

欧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美国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