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爾蓋・普羅高菲夫

必聽專輯

藝人歌單

  • Sergei Prokofiev 代表作

關於謝爾蓋・普羅高菲夫

普羅科菲夫 (Sergey Prokofiev) 的作品如其人一樣率直而鋒芒畢露,而他所譜出的迷人旋律,也隨著時間更臻成熟之際,帶來更為細膩深刻的豐富表現。1891 年生於帝俄時期烏克蘭 Sontsovka 的一間農村莊園,普羅高菲夫自幼展現過人音樂才華。13 歲在葛拉祖諾夫引薦下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這位初露頭角的作曲家與鋼琴家在學院裡展現其叛逆不羈的性格,1914 年畢業之前,他譜寫出如戲謔的《魔鬼的暗示》(作於 1908 年,修訂於 1912 年),以及《第一號鋼琴協奏曲》(1912) 等作品。十月革命後他遷居法國以風格強烈的芭蕾舞劇《小丑》(作於 1915 年,修訂於 1920 年) 建立聲譽。受科學基督教會的影響,他於 1920 年代中期開始的追求「新簡約」風格,也反映在他為蘇聯電影《基傑少尉》(1934) 所作的配樂中,並受到蘇聯政權的審美肯定,使他決定返回俄國定居。雖然《彼得與狼》(1936) 與清唱劇作品《亞歷山大‧涅夫斯基》(1939) 大受歡迎,但其悲痛的《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1938–46) 和《第六號鋼琴奏鳴曲》到《第八號鋼琴奏鳴曲》(1939–44) 則反映了史達林「大恐怖」時代下的創傷。二戰期間他創作了《第五號交響曲》,這部戰爭下的產物,蘊含謳歌自由的嚮往與矛盾,然而他深沉悲愴的《第六號交響曲》(1945–47) 卻遭蘇聯政府禁演。晚年健康不佳的普羅高菲夫,在 1953 年去世前以清新而神祕的《第七號交響曲》重建其名聲。

家鄉
Russia
出生
1891年4月23日
類型
古典音樂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