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30

「好,我準備好了。」 (Right then, I’m ready.) 在《30》開場曲〈Strangers By Nature〉的結尾,這句溫柔而堅定的輕聲口白,像是 Adele 給自己的鼓勵。對這位來自北倫敦托登罕的超級巨星來說, 這張專輯顯然讓她多深呼了幾口氣。「我在寫這些歌,甚至在混音之類的時候,好幾次都在想:『或許我根本沒必要發這張專輯。』」Adele 告訴 Apple Music 的主持人 Zane Lowe:「就覺得,『或許我該寫點別的。』但音樂是我療癒自己的方式,我從不會因為『嗯,我需要一首會紅的歌』而去錄音室,我不是這樣的人。但當我遇到難以招架的情況時,我喜歡跑去錄音室——通常都在地下室——那裡沒有該死的窗戶、沒有訊號,也沒有人能聯絡到我。我基本上就是想逃避,也不會有人知道我寫了這張專輯。我當時可能單純只想發洩情緒而已。」  話雖如此,Adele 在大部分歌曲完成近兩年後,仍然發表了這張《30》。就算她的歌從 2008 年以來,早已成為了大家抒發真實情感的管道,《30》仍是她迄今最坦誠赤裸的作品。專輯圍繞著 Adele 的人生大事:從 2019 年令她飽受罪惡感的婚變,到成為人母,再到勇敢以巨星身份約會、墜入愛河等,完美捕捉了一顆受傷的心,在嘗試修復過程中的猶豫與掙扎;因此這些聽來感性、溫暖的歌曲,還帶有引人入勝的加州風情,其中所蘊涵的精髓,全都是她刻骨銘心的「收獲」。「我把這張專輯獻給我的兒子 Angelo。」Adele 說:「我必須用歌來說說他的故事。我很清楚他都看在眼裡,哪怕我偽裝的『一切都很好』,其實我知道自己根本不在狀態。當時的我被各種情緒狠狠吞噬,而他鼓起勇氣、明確地跟我說:『妳根本就像幽靈,妳在或不在都一樣。』他竟然說得出這麼深奧的話!他這麼小,卻對著我說『我看不見妳』,讓我心都碎了。」  就音樂而言,這也是 Adele 最信心十足的一張專輯。她曾想像過用音樂致敬電影巨星茱蒂嘉蘭,這次她在〈Strangers By Nature〉和瑞典作曲人 Ludwig Göransson 做到了。「我看了茱蒂嘉蘭的傳記電影。」Adele 說:「我記得那時就在想:『為什麼大家不再寫這麼棒的旋律、顫音跟和聲了?』」另外她在〈My Little Love〉這首歌中,坦然將一段令人心疼的床邊親子對話,和記錄自己脆弱精神狀態的錄音放進歌裡。「我記得在寫這首歌的時候,想到了經歷父母離異的孩子,或親身經歷離婚的人,以及那些想離開一段關係卻走不掉的人。」她說:「我想到他們所有人。自己離婚後更能體會我爸媽的感受。」  然而專輯並未完全沉溺在悲傷和後悔中,還有金曲製造機 Max Martin 在〈Can I Get It〉以口哨打造記憶點的副歌、取樣爵士鋼琴傳奇 Erroll Garner 作品的耀眼插曲〈All Night Parking〉,以及她與 Dean Josiah Cover (藝名 Inflo,Michael Kiwanuka、Sault 和 Little Simz 的製作人) 的全新創意合作。「我一知道他 (Inflo) 來自北倫敦後,就跟他聊個不停。」 Adele 說:「我們什麼工作也沒做。我當時剛離婚幾個月,我們很聊得來,但他知道我有點怪怪的,看得出來我內心還有陰影。我那時真的很希望有人可以來關心我,所以我就敞開心扉了。」其中由 Inflo 製作的〈Hold On〉,更是這張專輯的聽點。歌曲從「我越想努力,就越倒退」(The harder that I try, I regress) 的自怨自艾,進入到發人深省的「孤獨有時是我們唯一休息的時刻」,到最後「讓時間耐著性子,讓痛楚變得優雅/真愛即將到來,只要你堅持的話」(Let time be patient, let pain be gracious/Love will soon come, if you just hold on),我們聽見了更臻成熟的 Adele。除了如一道道彩虹般的情感外,Adele 說她還「找來朋友一同合唱」,還有那種「只敢在車上自己大聲飆的高音」。「我真的有好幾次完全失去希望,覺得自己再也快樂不起來了。」她說:「還記得有一年我幾乎沒笑過,直到我寫完〈Hold On〉、再回去聽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的成長。就覺得:「喔,靠!我真的學到好多,真的走了好遠。」  所以,經歷一切之後,Adele 最終對專輯《30》問世感到開心嗎?「這張專輯,真的幫助了我。」她說:「我真心覺得,這張專輯真的可以幫助別人、改變他們的生命。就像〈Hold On〉這樣的歌,真的能拯救不少人的人生。」這也是一張可以給其他藝人力量的作品,「我覺得他們應該要聽聽。」Adele 說:「我說的『他們』,是那些被說服放下自己的藝術信念、被灌輸要把一切做大,還有被鼓勵所有事情一定都要『把握機會』的人,我只想告訴他們,我們無須滿足所有人。而且,你真的可以發自內心地創作——只要你想要的話。」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