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在米蘭

跳舞在米蘭

繼象徵時光之旅的上一張專輯《蟲洞》後,這三年來鼓鼓 呂思緯嘗試跨足音樂以外的領域,從擔任金曲獎紅毯主持、參與《全明星運動會》,到眾多活動代言,朝著「全能藝人」的方向邁進。他也因此結識了唱跳團體並與他們共同表演,這個經歷也為他帶來創作快歌源源不絕的靈感,展現自己最自信的風格。《跳舞在米蘭》的標題乍看或許毫無頭緒,其實鼓鼓取米蘭有時尚「最高殿堂」的含義,象徵自己在夢想藍圖中開心起舞,也寓意著「享受渴望、追求慾望,我們都有想被看見的那一刻。」也說明了為何這張專輯滿載了明亮的 EDM 曲風,或許是鼓鼓用自己的方式定義何謂「慾望產生動力」。 找來電音廠牌派樂黛唱片主理人黃少雍為多首歌曲操刀,讓原本就擅長電音編曲的鼓鼓得到進一步發揮,專輯同名曲〈跳舞在米蘭〉一開場即投下一枚重磅的節奏炸彈。除了典型的 EDM 舞曲,專輯中也不乏真實樂器演奏帶來的暢快感,比如與同樣有著斜槓身分,既是樂團主唱又是饒舌歌手的阿夜/Marz23 合作的〈一起廢〉,力道十足的鼓點、貝斯,配合慵懶隨性的饒舌 flow,輸出 Funk 曲調的活力,也宣洩出「不想努力了」的直率心聲,堪稱獻給忙碌現代人的心靈 spa。 雖然以快歌為主,專輯仍不乏鼓鼓抒情、感性的一面。在溫奕哲的製作下,讓一路走來從團體到個人活動、從男孩成長到男人的鼓鼓,透過〈當我變成我們〉對歌迷表達滿滿謝意;〈說一聲晚安〉既將一天結束後道聲晚安的溫柔包裹其中,也傳達對媽媽的情意。專輯詞曲大部分由鼓鼓一手包辦,同時也邀請了葛大為、陳信延、崔惟楷、邵建維等作詞人合作激盪出不同火花,像是〈開不起玩笑〉便與葛大為共同創作,以慢板民謠吉他與鋼琴,為在感情中處於弱勢的人們高歌。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