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城話

蘭城話

單從專輯標題《蘭城話》開始看,或許能猜到 STACO 想要唱些什麼——可能是「竹風蘭雨」的潮濕氣候、令人大飽口福的在地美食,或是以「軟軟酸酸」發音著名的宜蘭腔。而 STACO 這位在地囡仔也不藏私,透過 Melodic Rap 化身地陪,分享「巷仔內」才知道的宜蘭好料和城市記憶。 從兒時的玩耍基地「樹仔下」、母校磚牆上的塗鴉、身心靈「營養來源」的北門口美食,到傳統戲曲的野台戲棚,這些蘭城記憶 STACO 皆如數家珍。但如果要「數」,當然要用獨具特色的宜蘭腔來數。儘管島嶼上經歷了無數次的遷徙和融合,宜蘭的閩南語仍通行著最純正的漳州腔。然而,當外地人對於宜蘭講「軟」字或「吃飯配滷蛋」等唸法感到趣味的同時,對 STACO 來說,「要加點『勁』音/凸顯我們多麽賣命」,才是宜蘭腔該有的態度。 別於時下充斥 Trap 重拍的嘻哈趨勢,STACO 的《蘭城話》採用 Old School 嘻哈旋律,饒唱著一些聽來「過時」的事物——像是舊城、講古還有歌仔戲等,其中兩首 skit 更是長輩叮嚀和傳統街巷聲音的實錄。「雨落到越來越綿 卻越來越水/知影這是咱的 rain city」,STACO 對於這座〈雨城〉的情感或許是念舊,抑或是想透過音樂,記錄歷經時間和經濟更迭後這份難得的純粹。正如他在〈舊城〉開門見山說道:「來到舊的城區這裡沒有陷阱/來到舊的城區這裡販售人情/來到舊的城區這裡像是電影/來到舊的城區沒有人是墊底。」 近年來興起新一波母語創作浪潮,年輕音樂人開始透過各式曲風,重新與自身家鄉和文化連結。但在過程中,許多創作者往往面臨到「母語不夠流利」的擔憂。對此,STACO 在專輯尾聲〈歌仔〉回應:「少年仔現在來看一場歌仔戲/慣習說國語的也是免驚。」他把月琴、戲曲取樣混搭嘻哈鼓組,如同兩代宜蘭人的相互對話般,用自己的方式將文化傳承下去。「這是咱的歌 用心在唱/這是咱的歌 用新的腔/這是咱文化 自己來救/這是咱文化 Telling the truth」,STACO 自信地說著。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