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專輯

- 2016年4月23日
- 13 首歌
- The Fame Monster (Deluxe Edition) · 2009年
- 雙面碧昂絲 · 2008年
- Perfect Duet (with Beyoncé) - Single · 2017年
- B'Day (Deluxe Edition) · 2006年
- TEXAS HOLD 'EM - Single · 2024年
- 4 (Expanded Edition) · 2011年
- 危險愛情 · 2003年
- 雙面碧昂絲 · 2008年
- RENAISSANCE · 2022年
- 雙面碧昂絲 · 2008年
必聽專輯
- 獨一無二、強悍且性感——這是 Beyoncé 希望你聽了《RENAISSANCE》能帶走的感受。這張第七張個人專輯雖在疫情嚴峻時創作,Beyoncé 卻全身心投入了 House 的懷抱,用 16 首曲目詮釋「解放自我、肯定自我、釋放天性、無畏自信」的信念,為自由的渴望喝采。《RENAISSANCE》整體聽感輕鬆的同時也能量滿滿,就像週五下班終於可以放鬆嗨一波,想解放的心正在蠢蠢欲動。更重要的是,專輯告訴我們不必在意他人眼光或滿足別人的期待,只須做你自己就好! 從曲目到元素皆份量十足的這張專輯,卻細緻地整合了豐富的音樂語言。昂揚旋律輪番上陣,讓人一聽便忘我地沉浸音樂之中。主打歌〈BREAK MY SOUL〉取樣了 Robin S. 和 Big Freedia 的曲子,four-on-the-floor 的經典 House 節奏貫穿始終。Afro-Tech 單曲〈MOVE〉請到了時尚與音樂傳奇人物 Grace Jones 和歌手 Tems 前來助陣,〈CUFF IT〉則把我們的記憶帶到了 Disco 冰宮盛行的年代。 專輯也不乏溫柔私密的瞬間,吉他和人聲在甜美情歌〈PLASTIC OFF THE SOFA〉展開精妙對話,Beyoncé 也充分發揮自己的精湛唱功,輕聲唱道:「在我身邊,我知道你會情不自禁地卸下偽裝。」(I know you can’t help but to be yourself around me.)猶如夏日野餐會上,耳畔傳來的悄悄話。融合 R&B、福音和嘻哈的〈CHURCH GIRL〉,則講述了倖存者的故事:「我終於過了這關/終於重新笑得開懷/終於游過那片屬於我和你的淚海。」(I’m finally on the other side/I finally found the extra smiles/Swimming through the oceans of tears we cried.) 《RENAISSANCE》和 Beyoncé 許多作品一樣,堅定地為黑人身份認同喝彩。正如〈COZY〉這首「自信宣言」的副歌唱道:「為自己的膚色感到自在/為自己的存在感到舒坦。」(Comfortable in my skin/Cozy with who I am)〈PURE/HONEY〉則重現了變裝舞會文化 (Ballroom),歌曲前半段加入變裝表演時 MC 的開場白和應合,以及美國變裝皇后 Kevin Aviance 的聲音取樣;後半則長驅直入,完全陶醉在 Disco 的氣氛,想必這首很快就會成為舞池國歌。在〈PURE/HONEY〉鋪陳好氣氛下,就輪到〈SUMMER RENAISSANCE〉登場收尾了。這首取樣 Donna Summer 70 年代 Disco 金曲〈I Feel Love〉的歌,或許本身就是一個支點,要把逃離現實的幻夢,推向遙遠、看不見的未來。
- Beyoncé 轟動一時的第六張專輯顛覆了流行樂,想理解當中的情感和文化影響力,最關鍵的一刻就是震撼人心的賦權讚歌《Freedom》的歌曲末段,穿插一位老婦人的聲音說:「我的人生有起有伏,但我總可以發掘內在力量去面對。人生給我檸檬,我就用它製作成檸檬汁。」這首歌使用了民權時期一首監獄歌曲的採樣,並邀得 Kendrick Lamar 獻聲。 據傳,這個激進的專輯製作企劃背後的靈感,源自其丈夫 JAY-Z 的祖母 Hattie White 在 2015 年 90 歲生日時所說的話,企劃亦附帶一部短片,以及索馬利亞裔英國詩人 Warsan Shire 的絮語。這張專輯及其相關視覺設計都與 Beyoncé 的女性與黑人身分、她的婚姻,以及相關敘事密切相連,成為她迄今為止最敞開心扉的作品。 專輯細節豐富、引人共鳴而直擊人心。這部作品是一部糅合憤怒、對抗、痛苦、脆弱、力量、勝利、幽默和勇敢的傑作,又極具實驗性,是在這位藝人飽受公眾審視、自身生活陷入困境之時,毫無預警卻擲地有聲的個人宣言。專輯隱含著令人驚訝的堅強,Beyoncé 在《Freedom》中帶著落淚咆哮:「我要繼續奔跑,因為勝利者不會放棄自己」(I'ma keep running/'cause a winner don't quit on themselves)。從歌詞到演唱、從器樂編曲到個人特質,這樣全方位的力量,令她的公眾形象從傳奇人物,轉化為更貼近現實生活的超級英雄。 《Lemonade》的每一秒都值得細味與讚賞,例如《Sorry》中的自我懲罰,《Formation》的政治意涵,以及與 James Blake 和 Karen O 合作帶來的創意火花,但最具音樂野心的莫過於《Don't Hurt Yourself》這首與 Jack White 合作、採樣 Led Zeppelin 的迷幻搖滾曲,她在當中唱道「這是給你的最後警告⋯⋯如果你再做出這種事 / 你的妻子會離你而去」(This is your final warning…If you try this shit again/You gon' lose your wife),而 Jack White 亦唱和道「像愛上帝一樣愛她吧」(Love God herself)。
- 2013 年 12 月,Beyoncé 捨棄過往推出唱片的醞釀宣傳期,毫無預警下在 iTunes Store 閃電上架第五張個人專輯《BEYONCÉ》,震撼流行樂壇。不過無論專輯以何種方式面世,亦註定將為 Beyoncé 寫下生涯重要里程碑。Beyoncé 透過 14 首曲目,在音樂和情感表現上不斷突破自我,傾訴她的不安、情慾和快樂,展現其精湛靈活的歌藝。 進入 2010 年代,流行樂界產生變化,電子流行歌曲逐漸搶下 Beyoncé 和其他 R&B 歌手在 2000 年代稱霸的電台播放率和排行榜席位。而在《BEYONCÉ》中,這位身為業界巨頭的流行女王則宣示,無論是否獲得電台熱播,她仍是統御流行樂壇的佼佼者,而她靠的不是顛覆流行樂壇的常規,而是以當中的迷人元素為靈感,炮製出新「玩法」。 《BEYONCÉ》中不乏舉足輕重的著名歌手參與,如 Drake 在編曲簡約的《Mine》中作陪襯,Frank Ocean 則在 Pharrell Williams 製作的《Superpower》中與 Beyoncé 攜手合作。Beyoncé 既掌握流行音樂潮流,又不落俗套地以大膽旋律詮釋,她對音樂疆界的探索,更令此輯自成一格。《BEYONCÉ》標誌著 Beyoncé 的重要轉捩點,開啟其音樂生涯的新階段,此後她便以自己的步伐和方式,定義何謂流行巨星。
- 2024年
- 2022年
- 新世代天后以性感凌勵的曲風,帶來流行樂壇新經典!
- 她富爆發力的柔韌聲線,深刻細膩的情感演繹,成就流行 R&B 經典。
- 即聽 Beyoncé「Renaissance」世界巡迴演唱會演出曲目。
- 從 Beyoncé 的勁爆節奏獲得靈感與力量,高效完成健身訓練或舞蹈。
- 以豐富的作品類型,展現這位 R&B 天后的音樂才華與野心。
- 高唱愛的多重面貌,激昂與柔情演繹賦予獨特韻味。
- Ronald Isley & The Isley Brothers
- Megan Thee Stallion
- J Balvin & Willy William
關於Beyoncé
在 Rolling Stone 官網 2023 年評選出的一份「史上 30 場最佳葛萊美現場表演」(The 30 Greatest Grammy Performances of All Time) 榜單中,碧昂絲 (Beyoncé) 在 2017 第 59 屆葛萊美上的那場大秀位列第 3 名。那年,Beyoncé 手握 9 項提名,在頒獎禮開始前就已有資格傲視全場,而待她挺著孕肚,化身「太陽女神」站上舞台之時,更是令眾生傾倒不已。雖然她的《Lemonade》在那一晚的「年度專輯」角逐中最終不敵 Adele 的《25》,但後者上台領獎時卻誠惶誠恐地垂淚訴說碧昂絲帶給她的感動,認為《Lemonade》更有資格拿獎。不過碧昂絲並不缺葛萊美的獎盃,她用流行音樂書寫的女性生活史詩也從不為取悅某個獎項而存在。 時間回到 1997 年天命真女合唱團 (Destiny's Child) 閃耀登場的年代。以偶像組合成員身分出道的碧昂絲,其實從一開始就不甘心當一個被凝視的客體,她參與創作的〈Survivor〉向全世界清晰明瞭地表達了女性的自我意識和獨立主張,走在時代前緣。出生於 1981 年的碧昂絲,像幾乎所有 80 年代長大的孩子一樣,是聽著「流行之王」Michael Jackson 的音樂長大的,而「搖滾女王」Tina Turner 又讓她感受到了女性演繹音樂時的力與美,黛安娜羅絲 (Diana Ross)、Whitney Houston 等人則進一步啟發她為女性的生活歌唱。於是,我們在 2003 年她開啟單飛生涯後的首支單曲的〈Crazy in Love〉的 MV 中,看到了她單手叉腰踩出的自信步伐,聽到了她用張揚高調的歌詞賦予自身的強烈主體性:即使唱著為愛情癡狂,也要做自己的主宰。 碧昂絲作為歌手的閃亮才華,以及她用音樂詮釋的女性主義,也投射在了她參演的《夢幻女郎》和《藍調傳奇》等電影中,無論是百老匯的追夢少女,還是她飾演的爵士女伶 Etta James,她們的故事,都如同書頁一般構成了碧昂絲漫長生涯裡不斷書寫的女性史詩的一個個章節。在現實中,她也親自組了全女子巡演樂團 Suga Mama,擴大女性在流行音樂版圖中的聲量。一直以來,她都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為自己的性別、身分和種族吶喊喝采,只要仍然有人能從她的歌聲中汲取力量,認可自己,接納自己,那她的音樂就永遠不會過時。
- 出生
- 1981年9月4日
- 類型
- 流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