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l Kill - The 3rd Album

Chill Kill - The 3rd Album

無論你是《Chill Kill》發行之前就看過了所有宣傳材料的死忠「ReVeLuv」,還是帶著好奇心直接點開主打歌 MV 的路人粉,要第一時間心神領會這張 Red Velvet 時隔六年推出的正規三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兩個由團名的英文字母變形重組而來的「鬼畫符」 logo,以及精緻華美卻又陰氣森森的視覺元素,將專輯陰暗詭譎的美學主題直接呈現在你眼前。而當主打歌〈Chill Kill〉怪異的不和諧感配合懸疑電影般的 MV 敘事籠罩你的視聽感官,Red Velvet 在音樂性和概念表達上做出的實驗將再一次令你大開眼界。去掉「The ReVe Festival」系列企劃的慶典氛圍,回到正規專輯脈絡中的她們,做出了一張既不「Red」也不「Velvet」的新作,用反主流的美學、反套路的音樂,大刀闊斧地顛覆你對「Red Velvet」這個招牌的印象與期待。 〈Chill Kill〉的第一印象很難說是一首常規的「好聽」的歌曲:它太「割裂」了。不僅主歌與副歌銜接時突然的情緒上揚令人猝不及防,副歌部分器樂編曲和人聲旋律的衝突感更是十分突出。成員們演唱著歡快熱烈的「Happy ending으로」(以快樂的結局),為之伴奏的卻是陰沉激烈的低音行進和鬼氣森森的合成器音色。用這種反差手法打造的音樂或許不是最悅耳的,但一定是極富戲劇性的,就像《密陽》這類刻劃了光天化日之下揮之不去的悲傷的韓國電影,令人直觀地體會到何謂「明亮的悲劇」。 就像太妍的《INVU》,《Chill Kill》用不流俗的概念設計配合上編曲的高級感,令整張專輯的美學表達呈現高度的統一性和高完成度。〈Underwater〉下沉的重低音和霧氣朦朧的人聲音色令人彷彿置身水底,〈Nightmare〉以黑暗童謠式的旋律走向刻劃故事感。其實從第一份宣傳材料曝光開始,《Chill Kill》就容易讓人聯想到近年來在影視和遊戲領域興起的東亞民俗恐怖熱潮,而剝開這些作品駭人驚悚的外衣,正如摘下《Chill Kill》或華美或陰森的編曲裝飾,我們能看到其中萬變不離其宗的內核:那份陰柔又堅強的人格張力,和那股隱而不發、暗自咀嚼的幽怨和悲傷。

請選擇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

美國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