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sa Weilerstein 對這些充滿濃厚浪漫主義氣息的大提琴奏鳴曲有著絕佳的直覺掌握。她飽滿的音色與細膩的滑音 (Portamento) 賦予演奏深刻的表現力。於某些樂段中,她的琴聲彷彿是在吟唱絕望。 布拉姆斯於 1862 年創作的《E 小調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首樂章瀰漫著哀傷,但在一片淚光中,偶爾也會浮現出微笑。Weilerstein 溫暖如歌的音色充分表現了這一點,而她的長期搭檔、鋼琴家 Inon Barnatan 則為其帶來了出色的伴奏,更為整場演奏錦上添花。他恰如其分地將舞台讓給大提琴,因為在布拉姆斯的音樂中,大提琴承擔著主導情感表達的角色。 隨後兩個樂章的氛圍逐漸輕盈:第二樂章〈稍快板〉如小步舞曲與三重奏般躍動,而終樂章〈快板〉則歡快明亮,充滿活力。在兩首大提琴奏鳴曲之間,Weilerstein 和 Barnatan 以原調 G 大調演奏了布拉姆斯溫暖的《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而非採用為大提琴改編的 D 大調版本,這使得 Weilerstein 得以充分展現樂器低音區渾厚深沉的音色,聽起來自然且富有感染力。 最後來到布拉姆斯於 1886 年創作的《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這部作品大膽且外向,儘管整體較為明朗,但第二樂章〈深情的慢板〉仍帶來情緒和氛圍上的突變:樂聲時而柔和地織就童話般的魔幻感,時而又變得陰鬱,隨後轉為堅毅。Weilerstein 和 Barnatan 遊刃有餘地引領聽眾穿梭於這些複雜的情感層次,令人嘖嘖稱奇。
- 薛庫・坎內-梅森
- 凡妮莎 · 華格納 & 威廉・拉卓米亞
- 泰奧蒂・朗格洛瓦・迪・斯瓦 & Le Consort
- 狄米崔・馬斯里夫 & Svetlanov Symphony Orches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