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

生如夏花

第二张专辑《生如夏花》标志着朴树公众形象的改变:首作《我去 2000年》那种居高临下的批判口吻、知识分子式的愤怒和激情、清醒青年的忧郁和落寞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他与人间烟火和解的态度、在积极和消极之间游移不定的情绪。专辑《生如夏花》以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为灵感,朴树以明媚轻快的口吻,探讨生命的意义,发出生命短暂的忧伤叹息,变得“接地气”起来。 尽管同名曲《生如夏花》与此前为微软创作的《冲出你的窗口》旋律相同,但制作人张亚东妙手生“花”,以东方风韵的印度鼓和笛子、温暖神圣而抚慰人心的层层和声,让《生如夏花》听感变得浪漫而欢悦,富有希望。不过朴树偏偏以乐写哀,生命虽“像夏花一样绚烂”,但却“惊鸿一般短暂”,从这首歌里,可以窥见整张专辑的风格和表达特质:看似达观,实则忧郁,无尽的悲思被隐藏在灵动美妙的旋律之下。 朴树在首张专辑中展露的悲观天性和忧郁诗人气质,在《生如夏花》中并未消退,而是作为朴树的标志性特色被延续下来,这也将他与其他民谣或摇滚唱作人区别开来。尽管张亚东通过细碎轻盈的节拍和绮丽的电子元素,让《Colorful Days》所传达的情绪微微振作,流露出朝向前方、富有生活热情的积极色彩,但朴树在其他歌曲中仍然难掩悲观。《我爱你,再见》轻快的华尔兹舞步里流露着“可哪儿有什么永远”的消极爱情观。《苏珊的舞鞋》仿佛透过现下的欢愉看到可预测的失去,时过二十年,这首歌成为电影《燃冬》的插曲,朴树那虚无主义的哲学观和忧郁情绪一次次被后人重拾。

选择国家或地区

非洲、中东和印度

亚太地区

欧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美国和加拿大